历史上的今天年8月24日北宋文学家苏轼逝世

年8月24日墨西哥正式宣布独立

年8月24日北京同文馆成立

年8月24日邮传部接管邮政、驿站

年8月24日长辛店铁路工人罢工

年8月24日刘海粟使用裸体模特儿引起争议

年8月24日晚清“纺织业大王”张謇逝世

年8月24日尼赫鲁任印度临时政府首脑

年8月24日美国总统特使魏德迈结束在中国的考察

年8月24日《人民日报》刊载《记丁玲同志在天津的讲演》一文

年8月24日中共创始人之一李达逝世

年8月24日老舍在北京投湖自尽

年8月24日法国在南太平洋试验场爆炸了氢弹

年8月24日中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年8月24日乌克兰宣布脱离苏联独立

年8月24日中国与韩国建交

年8月24日世界烟草或健康大会在北京举行

年8月24日冥王星不再列为太阳系行星

年8月24日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

年8月24日《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魏巍病逝享年88岁

年8月24日黑龙江伊春失事客机机身断裂起火

年8月24日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引桥坍塌

.......

重点历史事件《记丁玲同志在天津的讲演》发表

《记丁玲同志在天津的讲演》是涤新于年8月24日,刊登在《新闻日报》上的一篇文章。文中记录了丁玲同志8月19日在天津市学生暑期生活指导委员会举行的第二次文艺讲座上的讲话。转载天津日报,原文略有删节。

丁玲在讲演中说:“年青的一代一定要跑到前边去,今天我讲,你们听,将来你们要从我的头上爬过去的,不过我这个人不服老,还不愿掉队。有的人上了一些年岁,说‘算了,歇歇吧!’他就要落伍了。”

《记丁玲同志在天津的讲演》原文欣赏

8月19日上午7点钟,天津市学生暑期生活指导委员会在民间举行第二次文艺讲座,主讲的是丁玲同志。

丁玲同志的讲话,是这样开始的:“同学们,今天我讲话是‘高高在上’,我看你们看不清楚,你们看我也看不清楚!”她的第一句话是对会场的布置说的,会场利用了第二体育场原来的设备,把主席台当做了讲台,距离听众远一些。同学们深深体会她是愿意在同学们当中,和大伙坐在一块儿讲话的!

丁玲同志很理解同学们的心情和需要。为了使同学们容易接受所讲的道理,她不止一次用生动的例子来说明。

她说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是不同的,因为人的思想意识不同,立场观点不同。

她先讲了一个故事:“有三个记者到机场看见一个女跳伞员,第一个记者得到的印象是‘好壮啊’!第二个记者的印象是‘长得还漂亮!’第三个记者的印象是‘这个人活得像一个农村妇女,土包子,跳伞行吗?’第二天一见报,上面所登的,和他们所想的完全不一样,写了很多关于跳伞员的介绍,和这件事本身的意识......”

她又讲了一个故事:有两个学生听老师讲故事,讲的是三国志演义上的刘备、孔明的故事,刘备死后,孔明衷心耿耿保他的儿子阿斗坐江山。听完以后,两个学生发表了意见,一个学生说:“还是当刘备好!”可是他发生了一个疑问:孔明为什么不把阿斗抛弃,自己做皇帝呢?这个学生的家庭是官僚家庭;第二个学生问老师:“刘备给孔明多少钱一个月啊!”这个学生的家庭是商人家庭。她告诉学生们要养成对事物正确的看法,首先要端正自己的立场。

她又举萧也牧的作品为例说:“听说萧也牧的作品,有许多人说好,他写了《海河边上》,里边有革命,有工人,有‘生活’,有‘趣味’!......如果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看看这个篇东西,就会看出它对人民是有坏处的......”所以我们应该使自己的思想感情符合于人民的利益。

丁玲同志说,我们对一件事物有出入,与我们的生活知识是否丰富也很有关系。

她说苏联影片《幸福的生活》,有许多人不爱看,说净是胡闹。这就是由于对苏联的生活不了解。要知道,我们革命胜利不久,人们见了面,不是一下子就会了解的,要打听打听这个人历史是不是清楚,现在有没有问题。可是人家苏联就不是这个样子,大家都是从新社会里生长的,人和人的关系当然和我们有些不同。还有,革命不是为了贫穷,而是为了我们生活得好,有的人就不懂得这个道理,你们看到百货公司有花衣服,有许多好东西,不敢说好,不敢穿,原因是怕人家说你们有资产阶级思想,我们目前因为老百姓的生活还没有普遍提高,干部穿得太好,那是不好的,但我们不能以我们的生活水平去要求苏联人民。如果这样看,自己认为很进步,思想水平很高,其实是很不高。

丁玲同志接着讲我们怎样发展新事物。

她说有一篇描写俄国从前地主小姐和他仆人儿子恋爱故事的作品,男的为爱自杀了。有的同学很欣赏,觉得地球可能会毁灭,但这样的爱情是不会毁灭的。这种人是穿着年的衬衫,天天上马列主义的课,脑子里装的却是几百年以前的思想。只有没落的阶级才喜欢颓废的、消极的东西,我们是新生的,不需要这些东西,我们要新生的东西、健康的东西......我们要使我们的世界更美丽起来,使我们的后代更好起来。学生中间也有地主的儿女,但是他们也可以走向我们无产阶级来呀!

她告诉大家对于新鲜事物应该爱,不爱就不会去研究,不去研究,就不会觉得它可爱。她举例说:我们对于自己的小妹妹、小弟弟是不大注意的,可是做母亲的对于小妹妹小弟弟就很注意,她可以告诉人:哪一天他会笑了,怎么笑的,哪一天认识我了!因为母亲最爱他。

她随便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今天的新鲜事物是很多的,她说:“有一次公园里遗落了一件衣服,谁也不拿走。这说明人的道德提高了,这是新的东西。又说今年因清洁卫生运动,苍蝇大为减少,这也是新鲜事物。所有这一些,没有今天的人民政府,是不可能有的,反动政府连对付苍蝇的办法都没有!”

她告诉同学们要爱人民,爱人民的事业,就会理解到许多新鲜的东西......发现了新鲜的东西要钻进去,从里边拿出东西来,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认识。她说:我们应该随时准备吸收新的东西!吸收营养!像一块海绵,见了水就吸上来。

她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思想问题,就是现在存在着的把个人英雄主义和集体的英雄主义混为一谈的问题,她谈起有个同学找她谈话,诉说他自己的苦恼;在学校想多读点书别人就批评他是个英雄主义;午睡的时候,他想少睡一个钟头,做点功课,别人又批评他,不守群众纪律;自己的功课弄得好一些,人家就批评他不肯帮助别人。总之,不能比别人强,如果比别人突出些,人家就会批评你是想出风头,是个人英雄主义,丁玲同志强调指出这种思想的错误,她认为:怕突出,怕做英雄,因此把自己弄得不太好也不太坏,能对付过去就是了。这是一种落后的思想,一种保守思想!她更提出:有的人自己不进步,也不愿别人进步,自己好了,也不愿别人好,这样的思想更要不得!她号召大家:我们要有集体的英雄主义思想,我们青年应该要有一个理想,我们要向最好的地方看齐。

她鼓励同学们说:“年青的一代一定要跑到前边去,今天我讲,你们听,将来你们要从我的头上爬过去的,不过我这个人不服老,还不愿掉队。有的人上了一些年岁,说‘算了,歇歇吧!’他就要落伍了。”

她谈到有许多同学给她写信,我要告诉“怎样才能成一个作家?”

丁玲同志的答案是非常恳切而意味深长的:她首先说明,成为一个作家不这么简单,写文章的事很苦,要下功夫,还要有生活。文章写成了,有了错误,还要受批评;这不比做衣服,第一件做出来了,第二件做的比第一件还好些,写文章就不一样,第一篇写出来了,第二篇也许没有了,就是能写出来也不一定比第一篇好......作家是不容易做的,找一个后门是没有的。

她指出:做作家,没有飞机可坐,也没有火车可坐,要靠脚走,要一天一天地走:一边生活,一边读书,一边写作。要有一个干劲......

她的话深深着听众,许多同学都拿着笔记本在记录着她的发言。

她接着告诉同学们要养成实事求是的精神。她说:有人拿起一本书来,随便翻了翻,就丢在一边,批评它不好。根本没有看完,怎能批评它不好呢?她告诉同学们要独立思考养成批判作品的能力。她说:不要乱批评,因为我们不是批评家,现在还是学生,但我们要有批判的能力!

对于现在的作品,她说有两个东西,同学们不善于分辨:1、表面很好,里面有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东西。2、表面上是写工农兵,实质上是概念化的讲演。

她分析现在的许多作品说:把这些作品叫做讲演文学,还不对,应该叫做化装讲演!

她指出有些读者喜欢“讲演”,作家也就写“讲演”,抄报纸的社论,没有人物思想,没有生活,只有一般的道理。于是,我们写出的英雄人物,都变成一个样子。

她告诉同学们要通过写文章好好锻炼自己的思想,他说:有时候同学们写文章,觉得没话可说了,就是因为思想的贫乏,譬如我们对于花,只说它“可爱,很美”这只是概念,为什么可爱呢?哪一点可爱呢?就要靠脑子去想,观察事物偷懒是不成的。

对于同学们学习写作,他主要先从写散文入手,不要先写诗或者小说,她说:必需先把素描的基础打好。这是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我们的理想可以很远,但要一步一步地走去。

(转载天津日报,原文略有删节。)

编辑

肖娜

初审

张兰

终审

毛雅琴

-长按扫码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ianjinshizx.com/tjmt/7583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