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楚汉——胡荣华的象棋人生

作者:承志

轰动全上海的特大新闻(下)

小胡便决定以中炮开局,第一步走炮二平五。何顺安应马2过3。小胡也跳马二进三。这时何顺安停下来思索了一会儿,是走屏风马还是单提马?考虑结果是走了边马(8进9)。这样黑方就只有右马保中卒,故称“右单提马”。如果黑方先跳马8进7再跳马2进1,便叫“左单提马”。它与屏风马一样,都是对付中炮局的防御着法。小胡对单提马的应法,早已成竹在胸,便立即出动右车一平二。这时黑方没有走车9进1或车9平8,而走了炮8平6。小胡认为,炮8平6不如车9进1或车9平8好。他记得好些名手都是走车9进1或车9平8的,因为这样走,变化较多。于是小胡挺中兵五进一。黑方应以飞象3进5。小胡心想,黑方飞象虽也可以,但不如架中炮阻击为好。于是兵继续挺进五进一,迫使黑中卒5进1吃兵。红车乘机二进五到河边。这时黑方居然上士4进5,而不应卒5进1,使红车吃在己方河口,“盘头马”就不能跳河捉马搏象,发挥攻势。小胡心里一乐,乘机发动攻势,弈成连珠妙着,黑方难以招架。何顺安苦苦思索着,竟是想不出挽回颓势的办法。这时已围满了观众,想看这位大名鼎鼎的国手还能不能挡住小将的进攻。当何顺安认输时,观众都异口同声地夸奖起小胡来:

“这孩子能把老将何顺安赢了,很不简单。”

“何顺安从预赛到决赛一盘未输,却在最后输给了参赛人员中年龄最小的小胡,这是这次比赛中特大新闻。”

“何顺安是小胡的老师,半年前老师让小胡二先,小胡还是顶不住,现在倒好,老师反而在这么大的正式比赛中输给学生了。”

“这孩子进步真快,非常少见。”

小胡提议复盘研究一下。这已成为他的习惯,无论输赢,他都要认真研究。何顺安作为他的老师当然赞同。于是师生两人从头把棋重新摆起来。观众们对此很有兴趣,都想看看这位老师输给学生的原因。

“哟,原来是中炮直车对单提马布局。”观众中有人悄悄地说。

当摆到黑方的炮8平6时,小胡说:“何老师,这步棋是否改走车9进1或车9平8好些?”

“是的,是的。我走了炮8平6后,有些后悔了。”何顺安点头认同,并说,“看来,你对这种布局很有研究了。”

“哪里,我也只是看了《韬略元机》罢了。”小胡谦虚地说。

旁观者都对小胡点头微笑。

当摆到黑方士4进5时,小胡又说:“何老师,这步棋如果走卒5进1怎么样?”

何顺安仔细看了看,说:“这样红车就会把这个卒吃掉。”

小胡说:“是的,可是红车如果吃卒,并不好,盘头马就不能跳河捉马抓象了。”

这时候,何顺安恍然大悟地说:“哦,对了,对了。我当时怎么糊涂了,会莫名其妙地走了一步上士,一下子被动了。看来,这一步是败着。”

“可能是。但这以后,不知黑方还有没有挽回的办法?”小胡用探讨的语气说。

于是两人又把棋子摆来摆去,可是怎么摆也摆不出黑方的挽回之法。何顺安只得心悦诚服地说:“小胡,你下得好,看来,你的棋又长了。”

小胡得到老师的称赞,该怎样表示呢,承认自己的棋长了显得自满,否认自己的棋长了,又不实事求是。于是说:“最近我听了何老师和屠老师的话,多看了一些棋谱,特别是古谱。从中学到了一些着法,明白了一些棋理,对我很有好处。”

观众中又有人悄悄议论了:“这孩子在自己的成绩面前,首先想到的是老师对他的帮助,一点也不自满。难能可贵!”

“这么大的孩子,棋能下得这么好,看来同他本身的素质很有关系。他尊敬老师,谦虚好学,非常努力。这是他能很快进步的根本原因。”

裁判员拿着成绩记录表统计决赛的名次时,何顺安只输一盘,名列第一,小胡输一盘和一盘,名列第二。观众们又纷纷议论了,认为小胡虽是亚军,可他打败了冠军,他的实力已在冠军之上。名为亚军,实为冠军。这使新闻记者们特别感到兴趣,可以作文章了。当报上报道了比赛情况,并着重描述了小胡的出色表现时,上海棋界轰动了。小胡的名声在上海市已是家喻户晓了。

在隆重的闭幕式上,棋界的老前辈谢侠逊、窦国柱等都应邀出席了。窦国柱也是小胡的老师,虽因为相隔路远,小胡去请教他的机会较少,可是师生之间的情谊始终保持着。小胡第一个拜的老师就是窦国柱,而且两人还下了一盘和棋。窦国柱一直铭记在心。他同谢侠逊一见面,寒暄过后就满含感情地谈起了小胡。

他说:“小胡第一次到我家里来时还只有10岁,学棋不久,居然在让先的情况下跟我下了一盘和棋。我当时看到这孩子的气质,就认为他极有发展前途。”

窦国柱的话更触动了谢侠逊的感情,他说:“真有意思,小胡跟你下了一盘和棋跟我也下了一盘和棋。那是在年全市少年象棋赛预赛结束那天。当时我就觉得这孩子很不错。事隔两年多,他居然在这次全市成年棋手参加的比赛中取得那么好的成绩。何顺安这样的高手都输给他了。原先我就认为他很有发展前途,但没有想到他提高得那么快。”

“这孩子提高的速度是惊人的,今年他大概才14岁多一点吧。我在他这么大的时候,当时的名手周焕文让二先,我都顶不住,直到十八九岁的时候,才闯过了‘二先’关。”窦国柱回忆起自己小时候跟周焕文学棋时的情形。

谢侠逊也就回忆自己从小学棋直到现在的见闻,他更加感慨地说:“我是年出生的,当时还是清朝,后来经过军阀时期,民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直到现在新中国时期。在新中国以前的那几个时代的名棋手,我差不多都知道。没有一个在小胡这么小的年龄能达到小胡这样的水平。就拿我来说,也算得上是象棋的人才,大家推举我为棋坛总司令。可是我在16岁的时候和当时已经成名的林弈仙约赛三局,竟是三战三败。到年上海青年会举办全市象棋比赛,我取得冠军时,我已经21岁了。可是小胡现在还只有14岁多一点。由此可见,小胡这样的棋才,从清代到现代可以说是空前未有,独一无二。”

在座的人听到了这两位棋界前辈发自肺腑的谈话,无不对小胡啧啧称赞。市领导和市体委领导在闭幕式上讲话中也都特别强调小胡出色的表现。当小胡上台领奖时,全场用经久不息的暴风雨般的掌声来赞赏他。

(未完待续)

(图文来源于网络?Copyright版权归原创所有)

胡荣华的象棋人生:轰动全上海的特大新闻(上)

胡荣华的象棋人生:轰动全上海的特大新闻(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ianjinshizx.com/tjlt/7602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