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人民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了《我的梦、中国梦——民营企业的梦想:中国人要拥有大宗粮油产品定价的话语权》节目,聚龙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裁孙卫军和境外农业产业园项目总经理雷文忠在节目中讲述了一个民营企业远走海外耕耘十年的梦想历程。

天津广播网消息:棕榈油是目前世界第一大食用油品种,在我国的年消费量超过万吨。但受气候所限,我国的棕榈油全都依赖进口。十年前,天津的民营企业聚龙集团开始探索一条“走出去”的发展路径,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印度尼西亚进行棕榈树园开发植并建设棕榈毛油压榨厂,向产业链上游进军,在争取国际大宗粮油市场定价权的方向上迈出了重要步伐。棕榈油因为耐煎炸、烹调时油烟少、口感好,越来越受到我国消费者的喜爱。但因气候条件所限,作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国,十年前我国的棕榈油依然完全依赖进口。强烈的危机意识始终伴随着企业的决策者,一次国际市场跌幅超过40%的波动给国内最大的棕榈油贸易商、天津聚龙集团敲响了警钟,实现棕榈油产业链的完善、夺取定价话语权的梦想开始生根发芽。聚龙集团党委副书记孙卫军说:“棕榈树因为热带属性只能在赤道南北纬10度以内,我们高纬度地区是没有办法种植的。我们想要以一个平等的、公平的、有利的国际竞争格局下去参与市场竞争,必须要参与到定价中间来,我们中国企业不走出去就不可能把棕榈油这个产业做好,也不可能有效地保障国内的市场需求。”

经过周密的前期考察选址,年聚龙迈出了“走出去”的第一步,南下印度尼西亚开发棕榈油上游产业资源——棕榈种植园。作为海外种植园综合开发首位工业项目经理的雷文忠怀揣着梦想远赴印度尼西亚中加里曼丹省,与先期到达的同事们一道勘察土地、建厂、招人,每一步都稳扎稳打地进行,但没想到的是树苗种下去之后却迟迟不能发芽,更别提结棕榈果了,这可急坏了包括雷文忠在内的聚龙开发团队。

雷文忠:“专家也都来了,说原因是你这个土质的酸性特别强,那个园区的土不能够深挖,下边有一种矿物质硫化亚铁,一翻上来一见空气氧化就成强酸性了,为了弥补这个也是等了很长时间雨水冲刷把酸性中和,这个教训很深刻的。”通过5年多的建设,年,位于印尼中加里曼丹省的聚龙第一种植园已初具规模,而聚龙集团在海外的首个毛油压榨厂也在年1月份正式投产,雷文忠说:“出油那一刻就感觉中国人在国外建的第一个压榨厂产出了第一批油,创造了历史,每个人都很激动。”

激动兴奋之余,雷文忠开始思考如何创新,能够让正在建设的第二种植园更加有效的利用起来。在专家的指导下,他们开始了大胆的尝试。雷文忠:“之前棕榈油行业里收果子的堆放平台都是高出地面五米左右建斜坡,投资是很大的。我们就在第二个压榨厂的时候创新了一个方法,采用下挖的方式,整个投资节省了多万人民币,对安全性有非常大的改善。整个棕榈油行业我们是第一个这样做的,现在也是在申请国际专利。”持续的技术创新让聚龙集团在国外的创业路逐渐走上了快车道,目前,聚龙在印尼拥有了20万公顷的棕榈种植土地,一期种植园年产棕榈油超过20万吨。年,聚龙集团正式启动非洲项目,通过马六甲海峡、巽(xun)他海峡,中国人在海外自创的棕榈油品牌出口到了非洲肯尼亚、加纳、喀麦隆等国家。孙卫军副书记指着墙上的地图无限感慨地说:这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串联起了金灿灿的棕榈油产业链,更是中国企业增强在世界棕榈油行业话语权的必经之路。

孙卫军:“目前棕榈油行业的国际定价机制就是根据上游资源的拥有量决定市场话语权,如果你能够有20万公顷的种植园,年产棕榈油万吨以上,就可以参与国际市场定价,目前聚龙在当地已经拥有了20万公顷的棕榈种植用地,不仅为我们未来农业资源开发奠定了基础,也打通了中国农业企业参与国际市场定价的通道。同时,我们也已经找到了聚龙与中国农业企业通向世界级‘跨国粮商’的发展之路,那就是,建设好境外经贸合作区农业产业型园区这个国际产业合作与资源聚合的大平台,正好这个平台又在‘21海上丝绸之路’最关键的节点国家印度尼西亚,这里必将会成为中资农业企业抱团‘走出去’与他国农业企业协同发展、联合开发的一个国际化事业平台,更是聚龙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最直接路径。每每想到这里,我们都会特别真切地感受到,聚龙的企业梦与中国梦是如此紧密地相互融合,这不正是中国梦在聚龙企业层面的生动体现吗?”









































治疗白癜风最佳方法
白癜风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ianjinshizx.com/tjmt/7512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