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全省首推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登记;

青岛市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数量达33家;

两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验收;

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破家······

新变化新尝试

01青岛全省首推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登记

26日,青岛市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登记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记者从青岛市工商局新闻通报会上了解到,青岛是继深圳、广东、天津之后,全国较早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登记制度的城市,在全省属于首推。作为商事制度改革的又一项重要举措,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登记将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满足市场主体快速增长的客观需求,充分释放企业名称资源。

较之过去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制度,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登记呈现两大变化:

?一是企业名称由申请人在企业设立、变更登记时一并填报,无须预先申报核准,企业登记机关原则上不再核发《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但涉及前置审批事项或者国家工商总局、山东省工商局核准登记的,应当申请办理名称预先核准。

?二是除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禁止、限制使用的名称外,申请人可以自主选择企业名称。工商部门将建立并开放包含记载于企业登记数据库全部企业名称的查询比对系统,申请人提交的申请经系统校验1个工作日后,网上自动反馈校验结果。

过去登记注册制度中的企业名称限制也将在九个方面进一步放宽:

一是放宽“国际”字样在名称中的使用;

二是放宽名称构成中行政区划的使用限制;

三是放宽名称变更时限限制;

四是放宽转型企业名称使用限制;

五是放宽名称中对新兴行业用语的使用限制;

六是放宽集团公司名称登记限制;

七是放宽名称中使用"连锁"字样的限制;

八是放宽使用"总部"名称限制;

九是放宽分支机构名称申报限制。

据了解,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登记制度实施后,我市将逐步推行名称全程电子化登记模式。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系统与网上企业登记系统有机衔接,名称经查询比对通过后即转入网上企业登记系统,经校验后可直接转入登记信息,逐步实行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登记、网上公示、网上发证、电子档案等全流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模式。

这一模式的提速效用非常明显:改革前原有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登记程序为申请人网上提交材料-区市局初审-市局核准-登记窗口换取《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提交登记材料五个环节,改革后名称登记程序为申请人网上申报-网上自动查询比对-网上自动反馈-提交登记材料两个环节,程序减少60%,名称登记时效由目前区市两级3个工作日(法定10个工作日)变为1个工作日,效率提高70%。

02青岛已有33家市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

近日,年第四批山东省工业设计中心认定和前三批山东省工业设计中心复核结果公布,我市的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致友机电开发有限公司等5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通过复核,青特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品格产品设计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的工业设计中心获得认定。至此,我市已拥有市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33家,包括国家级2家、省级11家。

其中,我市的两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分别是海尔集团公司创新设计中心和海信集团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为充分发挥工业设计在工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年,山东省修订的《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管理办法》确定,每两年认定一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今年,全省首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举办,评选出获奖作品90件,我市获得金奖1件、银奖4件、铜奖5件。在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评选中,全国共有9个项目获得优秀工业设计金奖,其中4个被来自山东省的企业摘得,我市海尔集团的卡萨帝双子云裳滚筒洗衣机获得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金奖,连续2届获得该项殊荣。

新认定新突破

我市两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验收

日前,我市国家海洋腐蚀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压超高压电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科技部验收。

国家海洋腐蚀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中科院海洋所建设,是专门进行海洋腐蚀与防护研究、成果应用、工程示范的综合性工程中心,目前中心拥有复层矿脂包覆防腐技术、海工混凝土防腐蚀技术、氧化聚合型包覆防腐蚀等国际先进的腐蚀防护技术,并在众多重大的海洋基础设施进行了工程应用。

国家高压超高压电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是面向电缆行业开放的、国内唯一的高压超高压电缆技术研究与创新管理平台,主要围绕高压超高压电缆及附件等关键技术开展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研究。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主要依托于行业、科技实力雄厚的重点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或高校开展多种综合性服务。目前,我市已有10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涉及海洋、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等多个领域。

大数据那些事儿

青岛在国内率先探索建设城市建筑云项目

今年,市城乡建设委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城市建筑云项目,已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大数据发展重大工程项目库。日前,项目初步完成了大数据平台架构设计和搭建,具备数据对接能力,为全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市城乡建设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每年有万平方米新建建筑,按照有关要求,未来国有投资为主体的大型房屋建筑工程、轨道交通工程、大型道路、桥梁、隧道工程和建筑面积0平方米以上的单体公共建筑都要运用BIM技术,将生成大量的数据。由于缺乏整合平台,这些数据面临各自为政的局面。为此,市城乡建设委提出城市建筑云概念,联合青岛建设智能化协会与勘察设计协会等多方力量,启动青岛市“互联网+城乡建设”公共基础数据平台相关技术标准和政策法规研究项目,力求建设互联网+城市信息模型大数据应用平台。

与建筑云相匹配,我市还开展了“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申报。这个代表国内最高水平的工程实验室,将形成可业务化运行的分布式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支撑开展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顶层设计、建设运营可视化、三维空间模型(BIM)及时空仿真建模等技术、设备的研发和工程化。

据了解,未来两年,市城乡建设委将积极搭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区(市镇)建(构)筑物数据库并制定相关标准,计划对既有建筑物践行数据普查,内容涉及建筑物产权人、结构、建设年代、使用单位、运维情况等基本信息,无图纸的重要公建、文保建筑还要进行三维激光扫描建立数据模型。在智慧社区建设上,市城乡建设委将选择合适项目进行试点建设,推动智慧居住区以及智慧居住区为支撑的旧村(旧城)改造试点示范研究,创新商业模式。

来源:青岛创客(ID:qdchuangke)

长按识别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
杭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ianjinshizx.com/tjsh/75398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