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都市快报、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年度中国幸福报告》、《年度中国健康报告》发布,生活榜研发团队在全国32个城市随机抽取1万人为样本,就健康、幸福和生活方式的关系进行了数据采集、调研、分析。 通过两大榜单,你会清晰看到自己的健康与幸福真相,会了解到哪些因素在影响着自己的健康与幸福。 随着个人月收入的增高,居民幸福感先升后降 幸福感与个人收入关系图表 《年度中国幸福报告》显示,居民幸福感最高的三个地区是海南省、江苏省、天津市;最低的三个地区是湖北省、青海省、江西省。 低学历群体比高学历群体更容易获得幸福,有房群体比没房群体更容易获得幸福,有伴侣群体比没伴侣群体更容易获得幸福。 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快乐、生活满意度、幸福明显高于男性,感受到的压力明显低于男性。 是不是收入越高的人,越幸福呢?“我们的调查结果不是说钱越多越幸福,但是也不能说钱越少越幸福,这中间有个平衡点。”费勇说,并非收入越高,个人幸福指数越高。随着个人月收入的增高,居民幸福感先升高后降低。月收入1.2万元-1.5万元的人,幸福感是最高的。 而对幸福影响最大的五个因素是:乐观程度、健康状况、休闲满意度、是否有伴侣、医疗服务满意度,并没有和钱挂钩。 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高,健康指数先升后降 《年度中国健康报告》显示,对健康影响最大的五个因素是:幸福感、乐观程度、年龄、锻炼频率、休闲满意度。 城市居民健康指数最高的三个地区是:河南省、浙江省、黑龙江省。 有句古话叫“财多身体弱”,调查似乎在某种程度上也证明了这一点:随着月收入的升高,健康指数先上升后下降。其中,月收入1.2万元-1.5万元的人群身体健康指数最高,月收入元-1.2万元的人群心理健康指数最高。 “我们发现受访者读的书多,健康状况反而下降”,社会学家、昊达生活方式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丘海雄教授说,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高,健康指数先上升后下降,大专学历的人健康状况最好。 在北上广,年入30万算有钱人吗? 家庭年收入近30万,在北上广是什么水平? 也许你会说,这怎么也得是“中产”了吧。然而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社会蓝皮书: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将上述人士归为北上广新社会阶层,但这一收入水平的64.7%的受访者认为其家庭不属于“中产”,另有48%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 另外,认为个人属于“中产”的新社会阶层的占比更低,仅占27%,69.5%的新社会阶层认为其个人不属于“中产”。 除此之外,蓝皮书还透露了什么?小编为大家梳理了部分内容,看看你“中枪”了吗? 新社会阶层收入:上海北京广州 据了解,该报告采用广义的“新社会阶层”界定,即中共中央统战部发布的《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指出新社会阶层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组成。 蓝皮书指出,新社会阶层的高收入、高消费特征明显。从个人收入来看,新社会阶层在过去一年的平均收入达到元,远高于社会平均收入元,是其2.21倍;而在家庭收入层面上,新社会阶层过去一年的家庭总收入均值达到元,是社会平均收入元的1.96倍。 在北京、上海与广州三地,新社会阶层内部的收入也呈现巨大的差异化现象。从家庭总收入来看,居住在上海的新社会阶层的收入达到元,为三地最高;北京次之,为元;广州最少,为72元。 在工资性收入方面也呈现类似的特征。而在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方面,广州的新社会阶层的收入在三地中排名均为第1,达到元,这可能与广州的非公有制经济活力更强、重商氛围浓厚、有更多的人从事经营活动和财产性活动有关。 在消费水平与消费能力方面,数据显示,北上广三地新社会阶层在过去一年家庭总支出的平均数达到元,而三地居民的平均家庭总支出为元,新社会阶层家庭的支出总额是社会平均水平的1.71倍。 在各分项的支出方面,新社会阶层的饮食支出为元,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元;服装配饰支出为元,比社会平均水平高92.8%;医疗支出为元,高于平均水平38.9%;教育支出与住房支出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分别是其1.68倍和1.40倍,说明相对于社会其他阶层来说,新社会阶层自身的消费能力更强,也拥有更巨大的消费潜力可发掘。 看起来过的很滋润,是这些人的普遍生活状态,高收入、高消费特征明显。但是如前所述,很有意思的是,大部分新社会阶层认为其并不属于“中产”。 从具体的原因分布来看,无论是家庭层面还是个人层面,新社会阶层都认为收入水平、资产总量和消费水平不够是其没有进入“中产”的主要原因。 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农村消费增速快过城镇 蓝皮书指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出现新的态势。总的来说,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但同比增速明显下降。 ▲图片来源:东方IC 应当注意的是,中国社会的收入差距并不仅仅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个维度上,行业差距、地区差距以及社会成员差距都对总体的收入差距有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中国社会的总体收入差距年以来不断缩小,从社会阶层结构来说,意味着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扩大。 蓝皮书还指出,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增长6.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也快于城镇居民。 儿童白癜风的症状北京治疗白癜风能治好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