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则兼济天归则反哺桑梓 ——安溪易氏宗亲风采录 在福建省安溪与南安交界处,坐落着闽南金三角区域内一个古老的乡镇——魁斗镇。从贯穿镇中心的省道线两侧一路往前,安溪易氏开基祖明宁公的裔孙,祖祖辈辈就主要安居在镇辖区内的尾溪、钟山、贞洋、佛仔格村等四个村落。 乾隆年间到现在,安溪易氏宗亲不忘列祖列宗开创基业的艰辛,继承列祖列宗遗志,同心协力,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光宗耀祖,涌现出一大批各行各业的翘楚:既有共和国少将,又有一流大学的知名教授;既有北大清华的莘莘学子,又有打工务农的社会主人、操持家务的贤妻良母;既有成功创业的企业家,又有治国理政的各级官员。 出则兼济天下,归则反哺桑梓。从村里到镇里,从镇里到县里、特区、国外,安溪易氏宗亲在外纷纷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拳拳赤子心,悠悠桑梓情,许多易氏子孙们念念不忘家乡的养育之恩,念念不忘自己应当肩负的历史责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赤城的心,有的慷慨解囊,有的积极创业,一棒接一棒发展家乡经济,共同将祖祖辈辈成长的地方建设成了交通便利、房屋别致、文明和谐、鸟语花香的美丽家园。我们就通过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来展现出一个勤劳团结、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安溪易氏宗亲可亲可敬的风采。 牢记历史从战士到将军 魁斗是福建省著名的革命老区镇。八十多年前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厦门中心市委于年月,在魁斗佛仔格中心厝成立了中共安溪中心县委传,统一领导安溪、南安、永春、德化四县党的组织和人民的革命斗争,位于贞洋村的锺山易氏宗祠是革命先辈们酝酿、策划革命的根据地,是中共安溪中心县委革命活动遗址。因此,年,安溪县人民政府把易氏宗祠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年,县关工委、县文明办、县党史研究室、县教育局、魁斗镇党委在这里建立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年5月日,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和闽南工农游击队第二支队在锺山易氏宗祠举行隆重集会,庆祝二支队成立一周年,安南永德四县代表多人参加纪念活动,00多名游击队员接受检阅。会上,二支队长陈凤伍代表二支队作了《闽南工农游击队第二支队一年来游击战争的总结》,政委李实作了《配合红军游击队杀反动派去》、政治部主任翁成金作了《怎样去创造我们的新苏区》、李赤今(即李准)作《悼我们的死者—易泮水同志》、教练官黄福廷作《倒回枪头推翻资产阶级的囚徒》等演说。二支队政治部特此发表了《本队成立周年纪念告群众书》,阐述了游击队的革命宗旨。根据当时形势的发展和革命斗争的需要,会议决定将“闽南工农游击队第二支队”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二支队”(简称“红二支队”)。 5月2日,继续在易氏宗祠召开中共安溪中心县委扩大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及中共厦门中心市委指示精神,作出《政治运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士兵运动》、《妇女运动》、《土改运动》、《守法队运动》、《改造支部》、《宣传教育工作》、《反帝工作》、《斗争问题》等个决议案,并制定了将安南永德4县打成一片的工作计划,形成《县委扩大会议的精神和总结》,于5月0日向各区委、特支发出第三号通告,要求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在易氏宗祠召开的扩大会是中共安溪中心县委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对于安南永德的革命工作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年7月26日,红二支队为贯彻安溪中心县委开展夏收斗争的决议,在贞洋与敌人展开了一场剧烈的战斗,取得贞洋大捷。是日凌晨,红二支队长尹利东率多名队员,分兵4路,包围窜扰贞洋破坏夏收的安溪保御团第二中队谢辑熙部。经数小时奋战,打死敌排长班长及士兵9人,打伤敌人0余名,缴获枪支20多支,重新夺回贞洋根据地,保卫了农民夏收的顺利进行和土改分田的胜利成果。在这次战斗中,贞洋中的小红军易草尔为革命牺牲了。他的事迹被编入巜浩气长存一书中,小红军的英勇故事还在安溪流传。 安溪易氏所在地是革命老区,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激励着世世代代的易氏裔孙。不管在风起云涌的革命年代,还是激情燃烧的和平年代,都有一批安溪易氏宗亲的杰出代表活跃的身影。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英雄辈出。年出生于尾溪村的易培松,在26岁那年(年8月),他被厦门中心市委任命为中共安溪中心县委书记。易碧,原名易秀英,女,98年6月出生于安溪县贞洋乡的一个贫农家庭。她在青少年时期就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年,易碧同志才5岁,就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先后担任小组长、安溪中心县委团中心县委委员;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在晋南同沿海从事地下革命工作。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初,曾先后任过乡妇女主席、调解主任、贫协主席;年被选为同安县人大代表,年被评选为果园公社第八届人大代表,年被评选为同安县优秀党员;年当选为中共同安县委第六届代表大会代表及五显乡第九届妇女代表大会代表。易梅璧,年月生,曾化名林勋,柳州楹联函授院毕业,曾任中共永、德、大人民游击总队副官。 在锺山易氏中还有9位革命烈士,他们的英雄事迹永驻史册。 易味,年出生,溪山人,年参加革命。任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地下交通员。年0月中共厦门市派交通员到其家联络时被民团包围。因拒捕被杀害。 易邑,90年出生,锺洋人,93年参加革命。在闽南工农游击队第二支队当班长。年5月在永春达埔被十九路军包围,在战斗中牺牲。 易答,年出生,锺洋人,年参加革命,任红二支队队员,年5月在同安本梧峰进行活动时,被叛徒杀害。 易新,年出生,锺洋人,93年参加革命。在闽南工农游击队第二支队,年5月在永春达埔执行任务时,被民团包围,在战斗中牺牲。 易春田,年出生,锺洋人,年参加革命,工农会会员。年2月在南安诗山上堂执行任务时被国民党军队包围,在战斗中牺牲。 易苏,年出生,锺山人,年参加革命,任中共芸溪区区委委员。年5月在蓬莱开会宣传时,被民团围捕,押至彭圩被杀害。 易三多,90年出生,锺山人,93年参加革命,在闽南工农游击队第二支队。年9月在温泉青云楼被捕押至县城被杀害。 易泮水,90年月出生,锺山人。年9月参加闽南游击队第二支队任中队长。年2月0日,陈凤伍率第二支队游击队员赴锺洋途中,捕获陈榜股匪的匪兵2名,缴获驳壳枪2支,并责令俘虏带路,连夜包围在镇抚的陈榜股匪,经过半小时的激战,将匪首和匪兵全部消灭,为这一带开展革命斗争清除了障碍。战斗中,中队长易泮水牺牲,牺牲时年仅23岁。 易团炼,97年月出生,锺山人。年9月参加闽南游击队第二支队,当吹号兵(当时只有2周岁),平时以补鞋为掩护到各地联络工作。年5月在永春达埔执行任务时被十九路军包围,被抓到永春县城受重刑,因宁死不屈,最后于5月6日在永春被敌人枪杀,牺牲时年仅6周岁。这些烈士的革命事迹在安溪广泛流传,在泉州革命史上乃至整个福建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石追玉笔金骢誉,室有将军旅雁声。”这是位于魁斗镇钟山村的“石室堂”的大门联。在和平年代,这一祖厝,也因走出一位少将——国防科技大学专家组成员,原政治学院副院长易金务教授而感到自豪。 年冬天,祖籍钟山村的易金务出生在福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在旧社会曾经当了6年的长工,母亲因得不到及时救治年仅36岁就病逝,5个妹妹没读几年书就辍学务农……伴随着新中国前进脚步成长起来的易金务,牢记革命史,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靠着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和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执著追求,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一名大学教授,孜孜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国防人力资源研究。 作为军中知名的政治理论教师、国防科技大学专家组成员,易金务曾担任政治学院副院长等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荻全军优秀教师、军队院校育才金奖,学识丰富,眼光独到。这位共和国少将以忘我的精神状态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换来了丰硕的人生果实。他多次受到军委、总部首长的接见,先后出版9部著作,共余万字,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求索》杂志等报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共50余万字。 走出国门开辟新天地 大约在三四十年代,不少锺山易氏宗亲就陆续从安溪移居新加坡,开辟新天地。一开始,宗亲们出门在外,人生地不熟,且交通并不发达,当时,宗亲间难得有机会见面,要互相照顾就更难。有感于此,先辈觉得有必要把宗亲组织起来,以便互通讯息,互相关怀,共享悲欢。因此就联络在新加坡的易氏族人,联合组成了易氏家族联谊会。并于一九六四年三月正式成立新加坡易氏家族联谊会,第一任会长易金陵,连任多届(年~年)。第二任会长易维然,连任多届(年~年);现任会长易儒生,连任多届(年~至今);易周驹、易文铿、易启煥、易荣基、易发基等担任过副会长。会员包括了广东、福建籍的多人,至今已有五十多年,发起人多数是福建安溪人。易氏家族联谊会活动地点是借用酒店,每年农历新年都主办新春联欢会,与大家共聚一堂,同庆新春,以加强宗亲间的联系。 安溪锺山易氏在新加坡也涌现出不少杰出人物。如易峥嵘,男,年出生于福建省安溪县魁斗镇锺洋村,早年就读永春中学、福建师范、福建省立音专,毕业后任教于南安诗山中心小学,后任省立龙溪中学职员。年春前往新加坡,任中小学教师十多年,曾任中正中学分校训育主任,被选为新加坡华校教师总会常务理事兼正研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历任新加坡安溪会馆常务监委、新加坡易氏家族联谊会名誉会长,新加坡书法中心董事。年,易峥嵘弃教从商,与人合办锯木厂,年与人合营“光华百货(私人)有限公司,后收购他人股份,改名“光华企业(私人)有限公司”,兼营木材业务。20世纪70年代初期,易峥嵘携带长子易尚德前往印尼开发木山,经营木材加工、进出口贸易,兼营船务。 易峥嵘夫人黄雪月,年生于南安市诗山镇,就读于诗山中心小学及成功中学,年与易峥嵘喜结连理,年往新加坡与夫君团聚,年起辅助夫君经商,堪称贤内助,可称妇女典型。历任新加坡武吉巴督区公民咨询委员会名誉主席、百德咨询委员会主席、新加坡南安会馆名誉主席、新加坡福建公会名誉主席等职务。年月7日,新加坡总统王鼎昌授予黄雪月公共服务奖章(P、B、M),武吉巴督社区各团体也赠送《巾帼之光》匾额,以表彰她对社会事业的贡献。 易维然,年月出生,锺山易氏明宁公第6世孙,原籍安溪县魁斗镇鼓顶。早期移居新加坡。从事商业,是东风、春风百货公司董事长。爱国爱乡,热心公益事业,是新加坡易氏联谊会发起人之一,并从年至年连任25年易氏联谊会主席。 易维厦,年月出生,南洋大学第一届文学士,原籍安溪县魁斗镇鼓顶。从小随父移居新加坡。从事教育40年,曾任武吉班让政府中学校长5年,至年荣休。因对教育有功,荣膺新加坡共和国总统颁赐行政功绩奖章(Р、Р、А)。热心公共服务事业,曾任武吉知马区公民咨询委员会财政副主席,现为该区奖学金委员会主席。于年再度荣获新加坡共和国总统颁赐公共服务奖章(Р、В、М)。是新加坡易氏联谊会发起人之一。 易南生,年2月生,锺山易氏明宁公第7世孙,原籍安溪县魁斗镇尾溪村。旅居新加坡。曾任易氏兄弟控股总裁,星马窗帘布有限公司总经理,易氏联谊会名誉会长。获新加坡总统颂赐公共服务奖章(P·B·M),星章(B·B·M).修建钟洋幸福路慷慨解囊,捐资几十万元人民币,堪称典范。 易儒生,94年5月生,锺山易氏明宁公第7世孙,原籍安溪县魁斗镇尾溪村,任新加坡易氏联谊会会长以来,为宗亲做了大量实事好事,曾捐款万余元为家乡中坋角落建设添砖加瓦。 离开老家创建新村 年,时任安溪县溪山乡副乡长易吾眉、文书兼信用社主任易建德、钟山农业初级社社长易炎明及其他十余人,相约率子弟70余人,离开了地少人多的锺山老家,到了龙溪地区(今漳州市)靖城浮山一带,分住于相邻6个自然村中。96年,当时的靖城公社果农场下放,他们又相邀集聚于此,购场建社一帽仔山社(大房大队第十七生产队)。現在的帽仔山社,属于漳州市南靖县靖城镇大房村属下两个村民小组(20、2小组)。現有人口余人、80多户、绝大部分建了小别墅,户户通水泥路、年建了三层楼的文化活动中心,年又建了供奉法主公的“正冠官“这三項建设每项均耗费百万、都是众乡亲涌跃捐献,多者数万、少者几百集資而成。 帽仔山宗亲,传承安溪锺山易氏家族特别能吃苦、特别勤读书、特别善经商的精神,涌现了许多优秀人才。 易金务将军,其女儿易婷,年月5日出生,年湖南高考文科状元,在北京大学年年获得最高奖学金,年考出国GRE成绩为世界第一,年考取国际注册金融分析师最高等级,现在美国某地工作。易石城,现在西安经商,热心公益事业,教子有方,其子易景均清华大学毕业后又读研究生。 易泗滨,男,年2月出生,高级工程师、注册咨询(投资)工程师,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重庆大学),就职于福建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厦门分公司,任项目经理。曾任厦门万地联合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师、厦门火炬集团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现任厦门通福路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厦门鸿锦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易松火,年02月出生、曾任厦门纵横监理公司福州、泉州、漳州三分公司负责人,现任总监、省、市综合评标专家,荣获厦门市邮电局、电信局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优秀总监、原信产部优秀总监。 易水梅,年5月出生,中学教师,获中级职称。 易贵笔,97年出生,共产党员,解放军福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年荣获南京军区后勤部嘉奖、国家执业医师、全科主治医师。 苏州易氏同心者同路 闽南人独有的“爱拼才会赢”的拼劲已经深深溶入了易家人的血液中,在新世纪的经济发展大潮中,嗅觉灵敏的易家人又把眼光投向了正在高速发展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从年由易维瑞、易炳贤在苏州创办易和丝网印刷器材有商行开始,来自钟山的易家人开启了在苏州的创业史。短短十几年间,来自钟山的易家人接二连三地踏上了苏州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十几家企业先后创办,覆盖五金精密、包装印刷、茶叶、化工等行业,多年的辛勤打拼,年营业额超亿元,提供超过个的工作岗位,并走出了一条本乡本土之外崭新的创业之路。 钟山易家人在苏州的创业过程中,团结表现得特别突出。成立于年的苏州市易和工贸有限公司专业从事于铜钉、铆钉、机电通讯连接器等精密五金制品的生产,公司有6位股东,其中易培树、易炳贤、易国强、易培德、易红美等5位来自于钟山的易家人,从六台自动车床、不到0个工人起步,到如今的机器过百台,员工超百人,企业资产过三千万。无论是“万事开头难”的创业之初,还是“每一台ipad里面就有一颗苏州易和的螺丝”的企业黄金发展时期,抑或是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行业萧条,易和的诸位股东始终团结一心,企业繁荣发展时追求“共创、共享”,企业困难低谷时追求“共担”,十几年的风风雨雨、不离不弃、同心同德奠定了易和在行业内的地位,也成就了一段业内的佳话。 合作共赢是在苏州创业的钟山易家人另外一个突出的特点。在易家人在苏州开办的企业中,有超过7家的包装行业企业,这些企业并没有国内企业所特有的“窝里斗”的恶习,而是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上下游产业链、带有易家人特色的行业生态系统。从易文印、易小榕开办做涂胶生产的冠博、胶德利,到易永明、易伟钦、易振明做分切经销的云起、艾涪轲、盈德,再到易青海做精加工模切印刷开办的创易、易亚超和易小超开办的瑞美,包括易夏米开办的防静电无尘产品的奇易特,同属包装行业,这几家企业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优势互补,既整合资源避免了重复投资,又可以有效地分工合作,互相借力,壮大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实现共赢。 念本而不忘初心,苏州的易家人在工业领域上的创业试水,是易家人此前较少涉足的一个领域,先行者无畏,亦是为了后来者铺路。先行者对后来者无私地传帮带,精密五金行业的易和,包装行业里的创易,无一不作为先行者提携帮扶了一批后来者的企业,也让这些企业少走了很多弯路,十几家企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这些先行者的典范作用。 同心者同路,这或许就是在苏州的易家人能在这里逐步站稳脚跟的一个原因。 奔向台湾开枝散叶 十八世紀末,鐘洋易亨網随着安溪乡亲到台湾,为貞洋易氏开枝散叶,也成就台灣三峽鳶山易家的历史。 新北市三峽區改制前为台北县三峽镇,日握时代名为三角湧,早期居民多來自福建安溪。镇上的清水祖师庙香火鼎盛,是信仰与文化中心。內部雕刻历经大师雕琢,极为精美而丰富,至今有「东方艺术殿堂」之称。 祖师庙旁的老街,是商业极为发达的街市。至今,其巴洛克式建筑尤闪耀动人,仍是遊客摄影机容量的杀手。通过老街沿着山边往上走,就能來趟轻松慢活的散步,沿途花香涨漫,让人神清气爽;前行約30分钟就可以登上鳶山頂。鳶山是个海拔公尺的小丘陵,视野良好,可以俯瞰桃園台地与台北盆地。在先祖经營下易家子孙在鳶山拥有几十公頃山坡与梯田,人口約兩百余人。早年从事茶叶、稻作、林业,近几十年台灣教育普及,工商发达,子孙多已迁出,大部分至山下三峽街上、亦有远至各都市甚至美国从事各行各业。承袭祖先勤朴诚恳遺训,均能适材适用,发光发热。 鳶山易家开基祖易亨網於公元年播迁来台时,年仅十三岁。后世子孙流传着「原住鐘洋格后厝」、「十三岁唐山过台灣」、「帶來四仙公妈」这样使子孙不捨又让后世崇拜並引为教育子女「年紀已经不小,必須学做大人」的故事。但后代子孙对鐘洋格后厝的思念以及为何祖先十三岁稚龄要离乡背井远赴台灣,一直沒有得到解答。直到第七代易俊名不断透过网络搜寻、电话连系,取得安溪貞洋宗亲易松木协助,硧认是貞洋分支,並於年5月前往寻根、查阅宗谱后始得理解:开基祖父亲於其七岁時亡故、弟歿、母改嫁,於姑姑家放牛。在前往台灣寻梦的时代浪潮中終于毅然随著安溪乡亲跨越黑水沟,到了台灣三角湧。易亨網到台灣后第二代单传一子易连水,第三代共有四大房,至今已传至第九代。 年鳶山易家中秋祭祖扫墓餐聚时,成立宗亲会。宗亲会目前四大房代表为大房易陈远、二房易景裕、三房易金阳、四房易財順(或易煌城),召集人易俊名。宗亲会主务为处理先祖墓葬事宜、常务为办理联谊。为加強宗亲訊息传递,已成立鳶山易家宗亲会LINE群組,期能透过訊捷网络,达到分享喜悅与协助需要帮忙的宗亲度过难关。召集人易俊名是个族中精英,他是中学物理教师、三峽固中教师会理事长、三峽鶯歌树林教师会会长、台北县教师会理事、台北县教师会组织活动部主任、台湾教师会会员代表。妻郑玉雪具硕士学历,任职于台湾法部法医研究所技士。 在台湾高雄市的易玉麟,99年7月生,福建师资班毕业,锺山易氏明宁公第7世孙。原籍安溪县魁斗镇尾溪村,现住台湾高雄市。曾在本县任小学教员、校长;年报考中央警校,参加台干班训练,年0月参与接收台湾警政,曾任台湾警察大队区队长,高雄市警察局科员、督察组长、副主任。98年退休后任高雄市长青学术研究社长、主编长青杂志、任高雄市模范老人促进会理事长、荣誉理事长。 勤奋学习成为菁英知识改变命运。宗亲们始终清醒地意识到,要想走出大山,就要多读书、读好书,也因此历来重视教育。民国初期,锺山易氏各村落皆办私塾,聘师育才。后来私塾渐废,兴办国民学校。锺洋、美魁办两所小学,设筹国教基金田及育才租,作教育经费。本世纪四十至五十年代,锺洋、锺山、美魁筹集资金建多平方米平屋校舍。为了适应现代教育需要,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由政府、侨亲、村民多渠道集资,建校舍面积达多平方米。为了更多培养人才,年海内外宗亲捐资30多万元,成立《锺山易氏奖学基金会》。多年来对品学兼优者,都给予奖励。据不完全统计,一批又一批易氏学子考上重点大学,学业有成,逐步成长为各行各业的菁英,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中国高校电教首创的专家之一、来自贞洋村的易昭阳宗亲,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年月出生的易昭阳,从贞洋小学到安溪一中,从安溪一中到复旦大学就读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从事学生政治指导员和教学工作。年3月调至校部筹建复旦大学电教组工作,任主任。着手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组织培训技术人员,从事教学软件制作。从此开始了20多年的电教生涯。年底负责组织日本松下公司赠送的视听设备的安装工作,任安装组组长,建成国内高校最早的语言实验室和录像演播厅。年至年兼任复旦爆破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科学院爆破公司副总工程师。年被评定为高级工程师。0年参加负责组建复旦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任该中心党支部书记至年0月退休。 易修竹,祖籍贞洋村,年9月出生,福建师院中文系本科毕业,学校毕业后从事行政工作,曾任中共同安县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中共大同镇党委书记、厦门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是省广播学研究会副会长、厦门广播电视学会副会长、省广播电视学会理事、省记者协会理事。 易荣华,祖籍贞洋村,年月生,厦大本科毕业,年参加工作,历任福建省公安厅科员、中学校长、厦门大学法律系教工党支部书记、教研室主任、讲师。福建省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副总干事,年退休。多次参加国内外书法大赛并获奖,年中国中央电视台、世界艺术名人评审委员会授予《世界艺术名人证书》。现任世界书画家协会理事、新加坡书法家协会讲师。 易申酉,祖籍贞洋村,94年5月生,曾担任宁夏自治区重工业厅科技处处长、厅科协主席、高级工程师。 在钟山的易将喜,年2月生,长春防化学院本科毕业,毕业后在山东临沂洪瑞任社教队队员,在北京防化研究院任技术员、工程师、营级干部。98年调回泉州市劳动局任科长、所长,0年调任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任主任科员; 易明法,祖籍钟山村,年2月出生,大专文化程度,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年8月入党,曾任排长、副连长、连长。年8月转业在厦门市公安局,现任厦门市公安干校主任科员; 易山火,祖籍钟山村,年6月出生,高级工程师,曾任福建省第一公路工程公司工程处主任、南安市、安溪县公路局副局长; 易国庆,祖籍钟山村,年2月出生,学历高中,职称放映技师,曾任安溪县建设局设计室副主任、安溪县影剧院经理、安溪县电影公司副经理; 易国印,祖籍钟山村,年8月出生,年福建农学院本科毕业,曾在宁德县农业局任技术员、站长、农艺师,宁德县第八届人大代表,是宁德县第二次全县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宁德县土壤普查全面工作,编写宁德县土壤志,获省农业厅土壤普查工作先进个人。年调回安溪县农业局、任能源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并获国家农业部、国家计委能源先进个人奖励; 易树林,祖籍钟山村,年月出生,厦门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曾任安溪八中教务主任、安溪三中校长、安溪七中校长、书记、华侨职校校长; 易民地,祖籍钟山村,年0月出生,厦门大学生物系本科毕业后,曾在安微任教,后调回安溪教育局任办公室主任20多年,是泉州市优秀德育工作者、福建省优秀未成年保护工作者; 易清碧,男,年月出生,年毕业于北京民族大学法律系专业,曾创办安溪县《万年青》书店,自年至今长期从事外贸工作,现任安溪县英发家具装饰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作为一名高级职业经理人,他秉承“开拓创新、诚信务实、争创效益”的管理理念,伴随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带领公司管理团队和多名一线员工,在系统管理、设计技术、营销策划等方面不断的创新与应用,在安溪县第二大经济支柱产业——藤铁工艺品行业里奋勇拼搏,其所管理的公司长期以来成为藤铁工艺品出口行业的龙头企业。十多年来,公司每年有多款新开发的产品投放市场,多项设计获得了国家专利,很多产品深受国外客商的青睐,每年超过个集装箱出口海外市场,产品远销美国、欧盟各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其他地区。目前,公司每年为国家创汇2多万美元,纳税多万元,多次获得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的表彰,成为国内同行业中的佼佼者。“饮水思源,不忘初心”是易清碧始终放在心里的一句话。他时刻谨记自己是一位从穷山沟里走出来的孩子,非常热心公益,十几年来,他心系家乡,组织发动并带头捐资修建家乡公路,为多所学校添置教育教学设施,踊跃捐资修建家乡宗祠,在敬老、助学、救灾等慈善事业方面,他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家乡、回报社会,为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易福进,男,年9月出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后,从事新闻工作。先后任东南快报闽南采访中心副主任、海峡导报政经新闻中心副主任等职。年9月,获人才引进加入厦门日报社,并出任旗下海西晨报社总编辑助理、社委、编委、要闻采访部主任一职。2年来,多次获得福建省新闻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厦门新闻奖一等奖、二等奖、投洽会好新闻一等奖等。获评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十佳新闻标兵。长期从事党政报道,多篇报道获得省主要领导、市主要领导高度肯定。年月,作为厦门唯一文字记者,跟随厦门市政府代表团赴新西兰参加中新市长论坛、并访问澳大利亚;年月习马会,获邀并代表厦门日报社赴新加坡现场见证、现场报道。易长青,男,年5月生,高级工程师(茶叶类),高级评茶师,高级茶叶加工技师,安溪铁观音制茶工艺大师,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福建省安溪县可口思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导师,安溪铁观音制茶专家服务团成员,泉州市特色专业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安溪乌龙茶研究会会长。曾任凤城镇朝阳社区居委会主任、书记。安溪县第十四届、第十五届、第十六届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县党代会代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从事茶,创立“可口思”商标品牌,并获得福建省著名商标。设立大师工作室和传习所,在安溪铁观音初制摇青、炒青环节有独到之处,在茶叶精制的烘焙中,不断探索总结出四波烘焙法工艺,即提纯、焙香、酿醇、凝韵,代表茶品十三韵、妙兰香等;广泛钻研黄金桂、毛蟹、本山、梅占、肉桂等乌龙茶;爱好收藏各类茶品。 先后获得第七届(福州)安溪铁观音茶王赛清香型金奖、首届海峡两岸(安溪)茶机具博览会茶王赛清香型铁观音金奖、第二届海峡两岸(安溪)茶机具博览会茶王赛浓香型铁观音金奖等各级各类茶赛奖项。有新华社、中新社、中国网、福建日报等国家、省、市、县各级电视台与各类报刊、网络媒体报道刊载其事迹。 易安南,祖籍尾溪村,年2月出生,曾担任三钢集团动力设备处处长。易金龙,年月出生,任村支书二十多年,曾任泉州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安溪县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人大代表,多次受到省、市、县的表彰,成为基层村支书的典范。 建国以来,从大山里走出来易氏宗亲,据不完全统计,担任科级以上的干部就有50多位。 在贞洋村,易维昆曾任浙江省检察院研究员、科长;易远尚宗亲曾任厦门市开元区组织部副部长;易志贤,医科大学毕业,医院副院长、院长,安溪县卫生局副局长、局长;易雷冰出生年月:年2月8日曾任安溪县行政执法局局长,现任安溪县湖上乡党委书记。 易雷冰,年2月出生,中央党校毕业,曾任安溪县行政执法局局长的,刚刚转任湖上乡党委书记;易自立,年月出生,曾任安溪县龙涓乡副书记、人大主席,现任安溪县感德镇人大主席,年被泉州市委市政府评为扶贫工作积极分子,6年被泉州市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易再章,现任福建省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安溪分公司总经理;易毅民,年2月出生,曾任永安市交通局局长。 在钟山易松木,94年9月出生,曾任安溪城凤城镇长、安溪县政协常委、文史委主任。退休后,再发余热,任安溪台联副会长、安溪县关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特别是年6月任安溪易氏宗祠钟显堂文物管理委员会会长十多年来,他主持的文管会,密切联络宗亲,制定方案,筹措资金,督促建造,劳心劳力,为家乡公益事业做了大量的工作,5年他发动宗亲重建锺山易氏宗祠,主编《锺山易氏宗祠志》。宗祠重光后,不忘祖德,孝悌为先,坚持每年组织开展祭祖活动,族人们带着供品、祭品,怀着虔诚的心来到宗祠,读祭文,祭先祖,十分隆重。叙亲情,十分和谐。7年2月至8年2月,他又组织发动海内外群众捐资,重建的锺显堂,面积从原的49平方米扩至05平方米;新建护圣院,面积77平方米;新建《七星池》;扩建活动场地多平方米。9年主编印发《安溪锺显堂》一书。年至年新建锺显堂戏台建筑面积23㎡。新建崇显楼建筑面积.96㎡.拓宽从洋头坝至显敬亭水泥路00米、文化广场㎡等锺显堂配套设施。为使众信士进一步了解锺显堂法主公,展示法主显赫、惠泽万民的无量功德,传颂张公法主佑民事迹,弘扬法主精神,创办《安溪锺显堂法主公信俗展览馆》。如今安溪锺显堂更显历史文物风彩,既是风景优美的旅游朝拜圣地,又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窗口和广大民众活动的中心。 在钟山,易怀贞,年6月出生,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党政管理系,大专文化,原任南京军区后勤第十七分部某部副团职政治协理员,中校军衔。在部队其间,长期从事军事、政治教育工作和组织、干部管理工作,并编篡了部队巜组织史》一书,多次参加原军区后勤部组织的宣讲报告团巡回演讲。常因工作成绩突出,多次受师团嘉奖,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年9月转业地方工作,任安溪县民政局副局长(享受调研员待遇)。转业地方工作后,潜心围绕政府工作大局,服务基层,积极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救灾救济、优抚安置等工作,因工作成效突出,先后被市县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公务员,政法综治工作先进个人,荣立三等功一次。 易进法,年2月出生,曾任西坪镇长、县志办主任,现任安溪县工商联(总商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副会长)、兼任安溪县委统战部副部长。任政协安溪县第十一届常委。 作为安溪最年轻科级干部代表的易辉泉,98年0月出生,曾任安溪县人民检察院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共青团安溪县委书记,现任福田乡党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委员; 易文键年月出生,现任安溪县法院官桥庭副庭长,审判员,一级法官; 易文腾,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年8月参加工作,曾任中共泉州市委机要局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泉州江南高新技术电子产业园区副主任(正科级)、开发公司副总经理、街道办事处主任。鲤城区七届、八届政协委员。现任鲤城区常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获得福建省党委办公厅系统先进工作者,泉州市委办先进工作者,泉州市精神文明先进工作者,鲤城区优秀共产党员、鲤城区优秀党务工作者、鲤城区重点项目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易仁杰,年7月出生,大学本科。曾任:厦门消防支队排长,中队长,参谋,厦门集美区消防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漳州芗城消防大队副团职教导员,现任漳州消防支队副支队长(副团职)。曾被厦门消防支、福建消防总队荣记”三等功一次。被厦门市委、市政府评为“创文明城市先进个人”、“厦门市安全生工作先进个人”、被团省委授予第四届“福建省优秀青年卫士”称号,被福建消防总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易清华年出生,现任湖南省岳阳县国税局局长; 易中华年2月出生,曾任安溪县教育局副局长(主任科员),现任安溪县扶贫协会秘书长;易振传现任广东东莞消防局指导员。 在古顶角落,易奋发曾任溪山公社党委书记、尚卿公社副主任,易天津,年月出生,曾任连长、现任西藏军分区团级干部。 在尾溪村,易庆法,男,汉族,96年3月出生,年8月入伍,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大学本科学历,曾任安溪县组织部干部科科长、县直党工委常务副书记(正科级),历任安溪县交通局局长,兼任泉州市金安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总经理,安溪县路桥建设发展公司经理,泉州安溪厦沙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职以来,团结带领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新、发展、服务为主题,以建管养运安一体化建设为目标,以构建“安溪大交通网络体系”为重点,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安溪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较好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全县交通建设取得较大成效:高速公路从无到有,从试验路段建设到全线正式开工,金安、双永、泉三安溪连接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厦沙高速安溪段开工建设;境内四条省道全部拓(改)建;条县道全部沥青路面改为水泥路;5年0月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县行政村通村公路硬化建设,硬化里程达公里,硬化率达00%;所有危病桥全部改造;运输站场建设建设日趋完善,道路运输市场运行安全有序。“安溪大交通网络体系”已初具雏形,在“十二五”期间将发挥良好效应。易庆法任交通局党组书记、局长,高速公路公司总经理,尽职尽责做好交通运输管理工作,工作成效受到上级和社会各界普遍肯定。县交通局曾多次被省市评为先进集体、文明单位,系统内共计多人次受到各级评优评先和奖励,个人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政法综治工作等先进个人,泉州市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被福建省交通运输厅评为“优秀交通局长”。 易惠民年8月出生,曾任镇武装部长、镇党委副书记、现为主任科员;易安南,年2月出生,曾任三钢集团动力设备正处长、易少平年月出生,曾任永安市文明委副主任; 还有,安溪博物馆馆长易曙峰、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安溪县楹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已是远近闻名的书法家。而一些走出安溪的年轻宗亲,也在各岗位上奋发有为。特级教师易增加宗贤,作为厦门海沧区最知名小学延奎小学的校长,是厦门市政府的拔尖人才。易辉明在河南信息工程学院就读工商管理专业,曾任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布吉支行个人客户经理、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龙岗区支行客户经理营销主管,现任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横岗社区支行担任支行行长。 成功创业山里娃成企业家穷乡僻壤、靠山吃山,由于资源匮乏,历史上,祖辈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田劳作是大家最主要的生存之道。近几十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大批敢闯敢拼的乡亲们,纷纷走出大山,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迎风破浪、摸爬滚打。从一开始到县城从事贸易,到后来到厦门、深圳、苏州等地创业,凭借着吃苦耐劳、爱拼敢赢的精神,不少山里娃,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企业家。他们所创办的企业,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也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祖籍钟山的易海清乡贤,带着几百万的资金在厦门经济特区从事房地产开发,后成为厦门知名房地产集团新景地集团的执行董事、副总经理,并于近年创办舜弘集团并出任董事长。他所参与开发的新景海韵园、新景国际外滩、天籁、上院、现代城、自在城等项目,均成为厦门热销楼盘。其中,其一手创办的舜弘集团如今资产超过十亿,近年来纳税近亿元,成为安溪易氏宗亲杰出的创业代表,也被推举为厦门市安溪商会的常务副会长、福建易氏乡亲联谊会会长。 祖籍尾溪村的易利权、易利福两位乡贤,在贸易领域风生水起。易利权现任厦门市易利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经营欧美及东南亚国际贸易。易利福现任厦门市晨海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在厦门、漳州办厂,经营欧美水产食品深加工,后来成功收购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安溪县国营酒厂,创办了福建省曲斗香酒业有限公司,开创了世界酿酒史上独一无二的深海窖藏工艺,并一度成为福建省最大的高端白酒生产基地之一。 祖籍贞洋村的易尚碧,则在改革前沿的深圳特区书写下一个易氏乡亲美丽的蜕变故事。从一个赤脚走山路的农村娃,到西装革履的推销员,到南下淘金的创业者,再到今天执掌企业集团的安商精英,曾担任贞洋村的村支书的易尚碧凭辛勤和汗水铺砌一条草根成功之路:6年,易尚碧掠过蓝溪水,踏上特区深圳热土,从一家再生资源公司经理做起,到涉足资产拍卖竞争行业,易尚碧先后吸收20多万平方米厂房,相继创建华洋科技工业园、东升工业园等6个工业园;9年,顺势成立深圳市鑫鑫有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事业有成的易尚碧热衷社会公益服务,参与发起并筹备深圳市安溪商会,并出任首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后又被推举为深圳泉州商会副会长、安溪易氏教育基金会会长。 易海清、易利权、易利福、易尚碧等乡贤,只是安溪易氏乡亲成功创业的一面缩影。在厦门,由易荣坤乡贤创办的厦门恒坤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已经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易景东宗亲创办了厦门尚易可见有限公司,易金明宗亲任厦门市兴万佳房地产公司董事长;苏州,由易国强、易炳贤、易培树等乡贤抱团创办的苏州市易和工贸有限公司……他们其实中的部分代表,他们白手起家,驰骋商场,奋发有为,用坚强与毅力、用锐意与拼搏,走出一条条成功的创业之路,也带来许多易氏乡亲共同致富。 反哺桑梓热心公益事业出则兼济天下,归则反哺桑梓。 旅居新加坡做安溪县贞洋宗亲、侨胞易峥嵘黄雪月夫妇是爱国爱乡的典范。易峥嵘和黄雪月伉俪情系桑梓,改革开放以后,他们经常回国参加广州交易会,回乡探亲谒祖,关心家乡公益事业。捐资兴建学校、医院、道路,捐资助学、奖学。他们多次捐资为锺洋小学建教学楼、添置教学设备及美化环境,为钟洋村建造一幢两层楼房,作为村委会办公室、医疗室及老年人活动中心。黄雪月在临终前嘱咐把她存款的部分利息捐给家乡,设立“钟洋易黄雪月慈善基金会”,专门用于家乡奖学奖教助学和扶贫济困,深受海内外乡亲的赞誉。 在乡里、县里,医院、建学校,兴办很多公益事业。 年,成立锺山易氏奖学基金会,年《锺山易氏宗谱》第九次续修,易峥嵘均慷慨解囊,踊跃捐资。 易峥嵘和黄雪月伉俪回乡探亲发现家乡从鼓顶至锺洋的山路泥泞难行走,交通不便,便倡议整修并延伸至中仑祖宇(易氏宗祠)。年易峥嵘伉俪回乡与安溪县领导商定铺设通往钟洋村的水泥路,由他负责一半的资金(捐资人民币05万元)。黄雪月在筑路期间,长期坐镇家乡,寒冬腊月她在媳妇的陪同下亲身监督工程质量,为施工者解决难题。直到年底从鼓顶至锺山易氏宗祠7.8公里长的水泥路建成通车了,她才回转新加坡。乡亲们为纪念这条路给家乡带来幸福,取名“锺洋幸福路”。 魁斗镇原来有一所卫生院,易峥嵘回乡期间,看到该院院舍既小又旧,不能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即决定捐赠人民币48.5万元兴建新院舍。年月6日动工,年5月3日竣工,新医院占地30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医院命名为“医院”。易峥嵘还为该院捐赠B超、心电图、X光机、手术设备、尿液分析仪等医疗仪器和设备,为医院创设“峥嵘医学科学研究人才基金”。 年,易峥嵘伉俪捐资3.79万兴建安溪第七中学图书馆,购置图书及设立电脑语音室。学校以易峥嵘先父名字命名为“珍问图书馆”。同年参观安溪县特教学校,获悉师生住宿困难,即向该校捐资助建一幢综合楼,学校以易峥嵘先母的名字命名为“郭来综合楼”。年捐赠资金30多医院助建树德综合楼及添置医疗器械。7年,家乡重建县级文物保护标志单位锺显堂,易峥嵘同样给予关心支持并踊跃捐资万元。 易峥嵘伉俪热心公益事业,多次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捐资兴办公益事业金质奖章”、“惠泽桑梓”匾额和荣誉证书,颁发的“捐资办医金质奖章”、“兴医利民”奖匾及荣誉证书,“捐资办学银质奖章”、“乐育英才”匾额和荣誉奖章,荣获安溪县人民政府授予“热心公益、造福桑梓”的奖匾。泉州市人民政府于6年6月在家乡魁斗“医院”给予立碑,碑文:易峥嵘、黄雪月伉俪,其身居海外,心系故里,不吝解囊兴办公益事业,造福于国家社会。为彰显其功德,垂范后世,谨勒石以志之。 易桂生、洪秀花夫妇,原籍安溪县魁斗镇钟山村,现居新加坡。热心家乡公益事业,在重建锺山易氏宗祠、锺显堂时,他与子女易南发、易景文、易雅菊、易丽月、易碧金等捐资20多万元,并带领全家人到易氏宗祠举行隆重祭祖活动,深受到宗亲的称赞。 宗亲易海清,发家致富后不忘回馈社会,热衷捐资助学,发起成立了魁斗中学(安溪七中)教育基金会,并捐资50万,并在龙门隧道兴建、安溪一中校庆、家乡大小公益事业中积极认捐,前后捐资过百万。 年5月,在安溪县举行的深圳市泉州商会回归创业扶贫公益捐赠仪式上,深圳市安溪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易尚碧宗贤当场为家乡美丽乡村建设和安溪茶学院等公益事业共捐款50万元。事实上,自创业开始,易尚碧宗贤就一直热衷于家乡公益事业,先后在县里修龙门隧道、镇里修建乡村公路时慷慨解囊,为家乡小学修缮、易氏教育基金、安溪茶学院捐资等,截至目前,各类善款累计已超百万元。 上述宗贤的善举,只是逐步走上致富路的安溪易氏宗亲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反哺桑梓的一个缩影。多年来,不管是钟显堂重建的募资,还是易氏教育基金会的扩容、家乡道路的修建拓宽、家长祖厝的修缮,易氏宗贤无不慷慨解囊、踊跃捐资。 在钟山村,6年,宗贤易国庆为首的发动捐资2万元,进行修建新墘祖厝平方米;9年,易松木、易烟记、易维瑞、易金明、易培树、易青海、易清碧、易清资、易福全等宗贤发动绵云公的裔孙捐资50多万元重建湖秀兴堂(三落祖厝)并于20年举行落成庆典观灯镇宅活动;年,易维杰、易华荣等为首的发动捐资00多万进行修建水路尾七房祖厝平方米,并于20年举行落成庆典观灯镇宅活动;年易堆金、易海清等宗贤发动捐资近百万元修建大训头大中厝。 在尾溪村,9年,为三公裔孙易庆法、易利权、易利福、易木能、易团练、易荣昌、易庆祝、易良才等见祖宇已破旧不堪,倡议集资重建,众裔孙慷慨解囊,踊跃捐资,共筹集50余万元资金。是年腊月吉日兴工,20年(辛卯年)竣工。始建于清康熙3年(公元年)的显灵宫年久失修,6年定居厦门的易利福乡贤一家人返梓行香,心仪佛祖,喜结良缘,倡议扩建宫宇。深得民众赞同,易利福伉俪捐巨资壹佰万人民币兴建。于6年月9日开工,7年月告竣。宫庙占地5亩,建筑面积平方米,显灵宫殿宇辉煌壮观,佛祖威灵显赫,香火鼎盛。宗贤易春海率众兴建尾溪小学,99年,与易团明、易双友、李来法等贤达广纳外资,扩建乔迁新校园。如今改建为安溪县魁斗镇中心幼儿园,该园是县示范园。尾溪村在众裔孙乡贤的共同努力下,兴建桥梁数座,横跨两岸,道路水泥硬化完整,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四周绿草如荫,文化娱乐设施齐全,乡邻文明和谐。 在佛仔格村古顶,古顶老人活动中心是易氏古顶宗亲的主要活动场地,在年由易奋发、易育成、易友山,易壬癸、易金全、易江碧、易玉钗、易金切、易青年等宗亲提议,通过自愿捐资的形式集资创建古顶老人活动中心,建成一栋二层楼房多平米、操场、戏台多平方米的活动场所,成为古顶宗亲聚会、议事、迎香、等活动的公共场所。 同心协力建设美好家园 走得再远,根永远在家乡。靠勤劳致富的众多安溪锺山易氏宗亲,纷纷走出大山,多数的易氏宗亲在全国各地打拼,定居在安溪、泉州、厦门苏州等城市,并纷纷融入当地主流生活。尽管广大宗亲纷纷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但无论走到哪里,始终心系家乡,并以各种方式回报家乡、共建美丽家园。 要致富先修路,近年来,钟山村在党支部书记易加亮的带领下,村里兴起了修路热潮,一条条新修建的水泥路将村民的房子直接串起来;错落有致的路灯,依傍在乡间小路上,大大方便了村民夜晚出行;村里宽带、高清电视、影视等现代网络通讯渠道一应俱全,足不出户就可以连接世界。村里通往城里的几条道路,也越走越宽了:省道前往佛仔格古顶村,双向四车道的水泥路四通八达,村里多数道路已经水泥硬化;到了前往钟山村的分叉口,一条从一车道拓宽到两车道的山路盘旋在山间、直到村里;而在贞洋,从省道钱塘村接入、一条投资达三百多万元的新建水泥路,则大大缩短了镇村里与外界沟通的距离。 作为易氏宗亲共同的朝拜圣地,位于贞洋村的钟显堂经重建后,更显历史风采,已经成为风景优美的旅游朝拜圣地;村里一栋栋大家集资修缮的祖厝,砖墙红瓦、石雕龙柱、雕梁画栋,更显易氏宗亲蓬勃发展之势。 值得欣喜的是,一些发家致富的村民,开始走上了回乡投资兴业之路,用实际行动建设美丽家园。易全枝回钟山村建设的风景旅游区,已经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年开始动工建设的钟山景苑旅游区,依托钟山人文自然资源优势,挖掘红色文化、陶瓷文化、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打造集自然山水观赏、绿色农业体验、国防军事教育、休闲度假养生和传统文化创意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项目。自然山水观赏有密林探险、幽谷寻瀑、临崖听涛、印象石门、四季花海、百莲献瑞、古窑遗址等。绿色农业体验有现代农业、特色养殖、百鸽争春、果蔬採摘、观音作坊、农耕体验、垂钓烧烤等。国防军事教育有红色记忆、军史展览、国防教育、拓展训练、实弹靶场、射击演练、武器大观等。休闲度假养生有星级酒店、品茗会所、农畴小筑、民居别苑、休闲餐飲、中医保健、温泉茶疗等。传统文化创意有灵仙胜迹、佛光莲苑、法主信俗、风情展示、太极文化、武术交流、书画创作等。首期工程是以钟山红军古路石门峡谷村居田园为基础,开发建设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山庄。现在来到钟山,在层峦耸翠、青山绿水之间,潺潺的溪水连接起新围堰起来的水库,眼前是一池绿水、荷叶田田、连片的火龙果、品类众多的蔬菜,好不惬意!你可以重走红军古路,探访岗哨会址,留取红色记忆;寻觅古瓷窑址,静等茶寮品茗,解读海丝二符;穿越石门峡谷,怡情花草树木,领略山水雅韵;采摘蔬菜瓜果,参与垂钓烧烤,融入田园生活;品观民居建筑,入住木屋民宿,了解风情民俗;欣赏百鸽争春,喜迎百莲献瑞,共享旅游乐趣。目前,远近村民慕名而来,三五成群,到此游览,美丽村庄里生态景观尽显,人气、财气汇聚而来。 忆往昔岁月峥嵘。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的锺山易氏宗亲发扬敢拼会蠃放拼搏精神,在各条战线上展现出各自的风姿,取得丰硕成果,为社会建设,家乡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看未来前程似锦。在党做十八届三中、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在各级党政的领导关心支持下,锺山易氏宗亲一定能团结奋斗,互助共羸,改革创新,在各行各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圆中国梦,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赞赏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白癜风偏方有效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