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格斗明星敖日格勒(通辽科左后旗人)的视频一波波的刷爆朋友圈,无论是他精湛的格斗技巧、舞台上的爆发力还是为维护国家而忍受韩国选手侮辱与挑衅的识大体品质,均让同样身为通辽人的我们为其感到骄傲!
其实,从咱们通辽走出去的名人还有很多,涵盖政、文、体各个领域,下面就为大家一一介绍下吧! 1、清代国母孝庄文皇后清太宗孝庄文皇后,姓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名字布木布泰,系蒙古科尔沁贝勒宰桑之女,孝端文皇后侄女儿,顺治皇帝生母,康熙皇帝祖母。生于年(明万历四十一年),薨于年(康熙二十六年)。 孝庄文皇后一生经历清初三朝,正是由乱到治的关键历史时期。她全力辅佐皇太极、顺治、康熙三帝主政,对调和清宫内部矛盾和斗争,稳定清初社会秩序,促进国家的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后世称之为“清代国母”。 年(天命十年),布木布泰只有13岁,嫁给了比她大20岁的亲姑父皇太极为侧福晋。9年后,布木布泰26岁的姐姐海兰珠也嫁给了皇太极,可谓是姑侄三人同嫁皇太极。 皇太极猝死,诸王兄弟相争为乱,窥视神器。皇太极长子豪格,皇太极兄代善,弟多尔衮、阿济格、多铎均紧张地四处活动,不惜兵戎相见。在这关键时刻,孝庄凭着自己的宠贵地位和聪明才智,笼络各方势力,尤其是关键人物多尔衮和代善。 清初战乱频繁,国库空虚,兵饷不足。孝庄经常将后宫省下的钱物拿出来赈济兵民。她这种节省宫中开支赈济灾民的做法,一直影响到康熙、雍正两朝。 康熙8岁丧父,10岁丧母,幼年由孝庄抚养成长,又赖孝庄辅政。孝庄不过多出面参政,然而康熙处理国家大事,必先征求她的同意而后决。 康熙十一年,孝庄有病去赤城洗温泉,《清圣祖实录》中详细记载了一路之上,康熙对祖母扶前围后,体贴入微。在外期间,京师来报,康熙皇二子、4岁的承佑得急病死,康熙强忍悲痛不让孝庄知道。 75岁的孝庄病重,从当时记录康熙言行的《康熙起居注》和《清圣祖实录》中,可以看到康熙这一段时间对祖母孝敬之心,真可谓千古罕见。 孝庄75岁崩于慈宁宫,留遗诏,写自己盛年丧夫,中年丧子之哀情,全靠康熙一片孝心。纵观孝庄文皇后一生,康熙有赞语可作为略评:“昔奉我皇祖太宗文皇帝赞宣内政,诞我皇考世祖章皇帝,顾复劬劳,受无疆休,大一统业。暨朕践祚在冲龄,仰荷我圣祖母训诲恩勤,以至成立”,“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敦有今日成立”。 孝庄一生为开创清朝鼎盛之局面,呕心沥血,费尽心血,实属中国历史上少见的蒙古族女政治家。如果用“国母”一词赋予统治中国多年的清王朝,则此劳号非孝庄文皇后莫属。 2、民族英雄嘎达梅林嘎达梅林(—),蒙古名那达木德,又名业喜,汉名孟青山,清光绪十八年(年)出生于达尔罕旗(今科尔沁左翼中旗)塔木札兰的满达日哈屯一个农民家庭。因他在兄弟4人中最小,所以人们称他“嘎达”。当了旗卫队的军务梅林以后,人们称他“嘎达梅林”。 嘎达少年时期到达尔罕旗王府给笔其根格勒当差役,后来到旗卫队当兵。他自修文化,蒙汉文兼通,于年被提升为札兰。年被晋升为军务梅林。 嘎达梅林治军有方,军纪严明。年冬在卫队换冬装时,管家和几个小头目企图用公款给他们每人做一件细毛大衣。嘎达梅林发现后当即予以制止。他们在兵营里赌博,也被嘎达制止。 年正月,旗王府举行开印典礼,管家曹道和朱万达(带10名士兵的头目)等诬告嘎达梅林贪污军装费。不久,嘎达梅林又因直言而触怒福晋,王爷撤销嘎达的军务梅林职务。 新上任的军务梅林王祥林为所欲为,竟以支援张作霖大帅为借口把旗卫队拉到大林站。旗卫队士兵发现被骗,纷纷逃离。王府印务处请嘎达召回逃离的士兵。不久,王爷又恢复嘎达的梅林职务。王祥林栽赃陷害,将嘎达梅林打入监牢。嘎达的妻子打通关节,救出嘎达。 年,军阀张作霖加紧霸占蒙旗土地。达尔罕旗四分之三的土地被放垦,牧场缩小,牧民被迫背井离乡。嘎达梅林多次到荒务局反对出荒,又被免职。 年,达尔罕旗群众推选以嘎达、张舍冷尼玛、赵舍旺、韩生格升日布等为首的60名代表赴奉天请愿。王爷先是拒不接见,接着又利诱威胁。请愿团递上“独贵龙”联名请愿书 ,坚决反对放垦。达尔罕王与奉天军阀密谋,由省警察厅将请愿团为首的嘎达等4人逮捕,然后转送达尔罕王府关押。王爷要将嘎达秘密处死。嘎达的妻子串连亲朋好友劫狱将嘎达救出。 出狱后,嘎达与亲友商定武装起义抗垦。大家拥戴嘎达为头领,义军的口号是“打倒测量局,不许抢夺民财”。 年秋,起义队伍发展到1多人。经过数次征战,打击了垦务官吏和王公势力。达尔罕王请求东三省军阀部队前来围剿。后又调来驻开鲁的十七旅李守信团、洮南的张大麻子部、辽宁的张海鹏部及通辽驻军和旗卫队余人对起义军围追堵截。历经大小20余次战斗,起义军骨干大部阵亡。到年初,起义军只剩余人。在吐列毛都突围后,嘎达梅林的部下仅剩80多人,弹尽粮绝,处境十分艰难。 嘎达派人给鲁北高县长下通牒,令他在两天之内送来一万发子弹,不然就进驻鲁北。高县长表面应承,却暗地向围剿部队通风报信。围剿部队在毛都花庙设下埋仗,使起义军受到夹击。经过殊死战斗,嘎达部只有30余人突出重围。年4月9日,嘎达率仅存的人马越过阿鲁茫哈,到舍伯吐驸近的新开河北岸洪格尔敖包渡口,准备渡河南去。此时正值冰雪融化,冰排顺流翻滚,后边又被重兵追击。嘎达命令部下强行渡河,并由他和巴布、斯楞格掩护。在渡河时,义军战士们有的被冰排撞倒在水中,有的中弹身亡。登上南岸的仅有20余人。 嘎达在巴布、斯楞格的掩护下渡河,边打边退,不幸中弹牺牲。 起义失败了。科尔沁草原的人民永远怀念嘎达,赞颂的歌声传遍四面八方。人们在歌声中唱道: 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啊, 不落西拉木伦河不起飞; 要说起义的嘎达梅林, 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3、抗英名将僧格林沁僧格林沁,是我国近代史上是非功过颇多的一员武将。他和中国历史上诸多显赫的人物一样有他的双重性,既有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维护国家独立和尊严的历史功绩,也有纵横五省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和捻军起义的罪行。历史留给了人们去思考探索的空间。 僧格林沁,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清嘉庆十六年(年6月5日)出生在科尔沁左翼后旗哈日额格苏木百兴图嘎查普通台吉家庭。其父布和德力格尔,史书称壁启,是吉尔嘎朗镇巴彦哈嘎屯人,家境贫寒。道光五年七月(年),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第九代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突然病逝,因索王元嗣,奉帝谕科尔沁左翼后旗从索王近亲家族的青少年中选嗣。僧格林沁虽然只有十五岁,但科尔沁蒙古的优秀血统成全了这个英雄少年(《蒙古世系》记载:僧格林沁是元太祖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二十六代孙)。道光皇帝选中了他,使他成为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的嗣子。而索王的妻子又是道光皇帝的女儿,论辈分僧格林沁为道光皇帝的外甥,深得皇帝的宠爱。僧格林沁为人忠厚,保持了科尔沁人特有的忠诚、直爽、憨厚和热情奔放的个性。选嗣前僧格林沁曾在昌图文昌宫读过三年书,他天资聪明、富有进取心。 僧格林沁的青壮年时期,在满、蒙八旗中任都统多年,他虽贵为王爷,又是军队的高级将领,但由于出身寒门,懂得民间的疾苦,所以他愿意接近士兵关心属下,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将军,战斗越艰巨他越是亲临第一线督战,往往是身先士卒,对部下赏罚分明。同时,忠君的正统思想给他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不惜对清王朝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道光皇帝驾崩时,僧格林沁为顾命大臣之一。咸丰元年(年),授僧格林沁为御前大臣,署銮仪卫事。咸丰二年,主持道光帝梓宫迁葬,恭谨从事赏加三级。咸丰三年五月,受命督办京城巡防。 咸丰三年五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并派出北伐军攻到河南省。咸丰帝以“京都根本重地,防范稽查均关重要”,命僧格林沁协同左都御使花沙那专办各旗营防事宜。是月,命僧格林沁督办京城巡防事宜,咸丰三年八月,北伐军大败直隶总督纳尔经额,由临铭关入正定地区。九月,咸丰帝黜纳尔经额,授惠亲王绵愉为奉命大将军,僧格林沁为参赞大臣,并在乾清宫亲自颁发关防,将“纳库尼素光”刀授予僧格林沁。僧格林沁受命后立即率清军急速进入天津南王庆坨与北伐军展开激战,北伐军损失惨重,撤退到连镇一带。咸丰帝赐僧格林沁“湍多罗巴图鲁”称号。咸丰四年八月,命僧格林沁管理奉宸苑事务。同年,僧格林沁在直隶镇连用计大败北伐军,首领林风祥兵败被俘,一万余人全军覆没。咸丰五年正月,皇帝著加恩封僧格林沁为“博多勒噶台亲王”,并亲加慰问,赏朝珠一盘、四团龙补褂一件。四月十八日,诏世袭罔替。五月,追封其生交四等台吉壁启为贝子。 咸丰五年,僧格林沁受命率清军抵高唐洲,围攻北伐军李开芳部。僧格林沁用计使北伐军撤离高唐洲南移,并率清军在任平县冯官屯地方包围北伐军,派兵挖渠引运河水冲灌北伐军军营,骑兵配合火攻,使北伐军失利,李开芳等被俘。咸丰帝在勤政殿筵宴犒赏僧格林沁及诸将领,并谕旨僧格林沁俸银加倍(原年俸两千五百两)。咸丰七年五月,命僧格林沁署镶红旗汉军都统。 咸丰八年,直隶总督谭廷祥及托明阿防守天津大沾海口,由于防御设施不固,加之坐失战机,第一次大沾口战役失败,答允外国侵略者的无理要求。六月,派主和派大臣桂良、花沙那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天津签署《天津条约》。僧格林沁闻知后,义正辞严,立即向咸丰帝奏报,坚决要求撤回谈判代表,主张调用全国之兵员,倾全国之粮食,整顿部队,把外国侵略者赶出去。因当时朝廷中主和派占上风,僧格林沁忠君保国之良策未被采纳。但作为朝廷有地位、有影响的重臣,能够坚决对以英国为首的外敌和国内投降派进行旗帜鲜明的斗争,对咸丰皇帝态度的改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九年四月,咸丰帝决心已定,遣僧格林沁至天津,颁给钦差大臣关防,督办大沽失败的教训整肃军队,积极筹建大沽口和双港的防御工事,以海口为“前敌门户”,双港为“后应藩蓠”,沿白河进行了纵深梯次的部属,同时又从科尔沁草原征调了一批蒙古骑兵,作好了反侵略军的一切准备。咸丰九年六月,英法新任驻华公使普鲁士、布尔布隆率领所谓换约舰队从上海沿水路北上。这支舰队由一艘巡洋舰和十三只炮艇组成,英国海军司令何伯少将为指挥。他们行至天津大沽口,藐视中国军队的设 防,不听中国军队提出的劝阻和警告,明目张胆地闯入中国军队设防区大沽口,激起中国官兵的极大愤慨。僧格林沁下达了坚决反击入侵者的战斗命令,经过一天一夜激战,英军六只炮艇被打得不能作战,其中四只被击沉,25名水手和名海军陆战队员被打死,93名水手和名海军陆战队员受伤,伤亡总数达人,法国士兵伤亡占陆战队的半数以上。英国海军司令何伯受重伤。这次大沽口保卫战,是自年西方资本主义武装入侵以来,中国军队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作为这次战役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僧格林沁为维护我国独立和尊严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对于此次战役,马克思曾发表文章说:“中国当局反对的不是英国外交使节前往北京,而是英国军舰沿白河上驶。中国当局曾请普鲁士先生,由陆路入京,无须用军舰护送”,“那么中国人抵抗英国人武装远征队,毫无疑义也是有理的。中国人这种行动,并没有破坏条约,而只是挫败了英国人的入侵”(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二卷‘对华战争’一节)。清廷对僧格林沁等抗战有功将士大加奖赏。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重新组织军队,七月攻入天津,僧格林沁兵败退驻通洲,咸丰帝下令拔去三眼花翎,革去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镶兰旗满洲都统官爵,以示薄惩。继而八里桥战斗失利,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主和派大臣怨僧格林沁触怒了外夷导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并弹劾僧格林沁。八月,咸丰帝革去他的王爵仍留钦差大臣。十月,签订了《北京条约》。 咸丰十年九月,直隶、山东及河间府一带捻军风起。清廷复僧格林沁郡王,命其率一万余清军赴山东与联军作战。咸丰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谕内阁:僧格林沁奏哲里木盟盟长责任要紧,不能兼顾,另行拟员请简一摺。僧格林沁所遗哲里木盟长员缺,著达尔罕亲王索特那木彭苏克补授。同治元年(年),赏还博多勒噶台亲王爵,不久诏世袭罔替。此时,朝廷授权钦差大臣僧格林沁节制调遣直、鲁、豫、鄂、皖五省兵马。僧格林沁倚重骑兵优势和五省提供的兵力,几年中多次打败捻军。同治三年(年)十一月,在鄂东霍山黑石渡决战,僧格林沁采取剿抚两手策略,收降捻军十几万人,打散了十几万人,清军亦损失惨重。同治四年四月二十四日(年5月18日),僧格林沁率一万一千余兵力追击东路捻军赖文光、张崇禹部,追至山东曹洲荷泽县高楼寨,陷入捻军伏击圈,清军全军覆没,僧格林沁被杀,终年55岁,一代蒙古将星陨落。 僧格林沁兵败身死后,两宫太后及同治皇帝大为震惊,同治皇帝亲临赐奠。僧格林沁灵柩送回其家乡安葬在科左后旗公主陵(今辽宁省法库县四家子蒙古族乡属)。命立青石盘龙碑,由同治皇帝御题碑文。同治帝谕旨,僧格林沁公忠体国超众宣劳,忠勇性成,优宜特沛殊恩,著加恩配飨太庙,绘图紫光阁,命在他所转距之五省地方建立忠王祠。在科左后旗吉尔嘎朗博王府东建祠堂庙一座供奉僧王图像。在额布力尔协日嘎地方另建僧王塑像祠一座。光绪十五年(年),慈禧太后,又下令在北京为僧格林沁专建一座“显忠祠”(现地安门东大街东口宽街小学)。 4.牛玉儒年11月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一个革命干部家庭。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因长期忘我工作,积劳成疾,于4年8月14日在北京病逝,享年51岁。4年被评为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5.傅莹,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曾任中国驻菲律宾、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大使,是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驻大国女大使。以善于沟通著称。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社科院全球战略智库首席专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副理事长。 6.场地自行车世界冠军郭爽年2月26日出生在内蒙古通辽。郭爽在奥运会场地自行车女子争先赛铜牌争夺赛中获得铜牌。年8月18日,在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场地自行车女子个人争先赛中,中国选手郭爽夺得冠军。郭爽目前已成为中国场地自行车运动的领军人物。 7.宝力高,年12月24出生,内蒙古通辽人,绰号“草原骄子”,毕业于西安体育学院,是一名中国著名散打运动员。在“中俄争霸赛”上宝力高击败俄罗斯超级拳手须多维奇获75KG冠军。曾在泰国本土击败泰拳高手,被称为『泰拳杀手』。2年-3年获得散打王中量级冠军。中国大陆首位WKA(世界自由搏击联盟)90KG金腰带拥有者。 8.年4月出生的张立鹏是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东明镇塔布朗村人。作为一名中国自由搏击运动员,他曾获得过“昆仑决”70公斤级冠军;“终极斗士之中华力量”的次中量级冠军;8武林风散打75公斤级冠军;8全国首届泰拳锦标赛75公斤级亚军;7内蒙古散打80公斤级冠军。
9.敖日格勒(通辽科左后旗人)是中国综合格斗运动员,通过在CCTV5的roadfc比赛中一跃成为格斗新星,敖日格勒年仅20岁,体重公斤,他有过5年的散打和3年的MMA训练基础,体重惊人的他拥有着超强的攻击能力,在拳台上的他就像一辆坦克一样横冲直撞。而且他还有着蒙古族与生俱来的摔跤天赋。 10.纳森乌日塔,男,年出生于内蒙古通辽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主持人。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同年进入内蒙古电视台工作。年进入中国中央电视台专题部,年调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编辑部,同年开始主持《早间新闻》《晚间新闻》《时事纵横》等节目,9年开始主持《新闻直播间》。 11.颜世魁,年5月7日出生于内蒙古通辽,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中国影视演员、导演。参演过获得多项大奖的电影《太行山上》。此外,他还在《案发现场》、《铁梨花》、《白衣飘飘的年代》、《勇敢的心》等电视剧中有过精彩演出。 那气势磅礴的《万马奔腾》马头琴乐曲,就是从这双手的指缝中流出。齐·宝力高,年2月2日出生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蒙古族,是成吉思汗大儿子术赤的后代,原莫力庙第五世活佛,国家一级演奏家、世界马头琴大师。年1月获得“中华文化人物”荣誉称号。 12.三宝,男,本名那日松,年6月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蒙古族,祖籍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从90年代中期,三宝作为一名著名音乐家,于年8月24日《中国好声音》“导师考核”阶段刘欢团队作为指导老师现场助阵,入座导师席。年11月11日,担任《直通春晚》节目评审嘉宾。 13.中国马王扎那赛马“马王”扎那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一个牧民家庭里。辽阔的草原,美丽的牧场是他成长的地方,马背是他生命的摇篮。自从阿爸胡力亚喜将他扶上马背的那天起,父亲就希望儿子将来能成为草原上最出色的骑手。年4月,在广州举行的“中国马王杯”邀请赛上荣登“中国马王”的宝座。同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康熙杯”邀请赛上,捧回“康熙杯”。 扎那是我国第一个获得“中国马王”称号的草原牧民骑手。他自幼酷爱骑术,先后参加过盟、自治区赛马数十次,成绩优异。 14.人民音乐家麦新麦新,原名孙默心、孙培元、铁克等,年12月5日出生于上海市。从年开始先后在上海市自励公学、钢山小学、南离公学和格治公学读书。年考入南光中学,后因家中生活困难辍学。年到美亚保险公司任职员,并坚持读夜校。 “9·18”事变,麦新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年,他参加上海进步歌咏团体——民众歌咏会业余合唱团。年,参加歌曲研究会和中国歌曲作者协会。他经常与吕骥、冼星海等音乐家一起学习和探讨音乐创作。 抗日战争时期,麦新参加上海共产党组织的战地服务队,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开展抗日宣传工作中,他创作了《向前冲》、《马儿真正好》、《大刀进行曲》等歌曲60 余曲,歌词《九·一八纪念歌》、《牺牲已到最后关头》、《保卫马德里》等20余首,还写了《关于创作儿童歌曲》、《略论聂耳的群众歌曲》、《谈特点》等论文。 年,经周恩来、叶剑英介绍,麦新被分配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工作。他成了群众音乐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这个时期,也是他进行歌曲创作的高峰期。他的主要作品有《春耕小曲》、《保卫边区》、《毛泽东歌》、《红五月》、《志丹陵》等。他担任过延安作曲者协会干事会的干事、边区音乐界抗敌协会执委、聂耳创作奖金评选委员会的评委等职。 年8月,麦新随陈毅赴华东、上海等地工作,后又转赴东北。同年12月,到阜新煤矿工作。 年2月下旬,麦新随中共阜新地委到达哲里木盟。3月,被分配到开鲁县任中共开鲁县委委员、县委秘书,负责举办工农干部训练班,培训基层干部。5月,任开鲁县城关区委书记,发动群众搞清算、打土豪、斗恶霸。8月,带领县委工农团到北部的三区、六区搞剿匪反霸、减租减息。10月,实行战略转移,县委机关撤出县城,麦新率领县委工作团和小街基区部分干部参加吕明仁领导的游击队——“长江骑兵团”,任五大队干部中队指导员,在鲁北、高力板、黑大庙和科尔沁左翼中旗等地打游击。年2月,开鲁第二次解放,麦新任中共开鲁县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等职,曾主办县委机关油印的《开鲁工作快报》,指导全县工作。同时,他还深入到情况复杂、斗争激烈的五区(双合兴)一带,带领群众搞清算斗争,组织春耕生产,培养发展一批农村党员。他生活俭朴,与群众同甘共苦,深受群众赞扬。 年6月6日上午,麦新在四区参加完县委会议后,带领通讯员赵明贵、王振江回五区,准备立即传达县委会议精神。当他们行至刘祥营子以南的芦家段时,突然遭到大股匪徒袭击。麦新临危不惧,一面应战,一面命令一名通讯员火速带着党的文件突围。并和一名通讯员掩护,阻击敌人。通讯员不幸中弹倒下,麦新就一个人继续牵制敌人。接着,他也中弹失去了知觉。敌人冲上来,将麦新团团围住,用枪托、皮鞭毒打,鲜血染红了大地。麦新从昏迷中醒来,两眼含着怒火,大骂匪徒,视死如归。 麦新遇难的噩耗传来,开鲁人民万分悲痛。中共开鲁县委、县政府举行隆重追悼大会,并将五区命名为“麦新区”、万发永村改为“麦新村”,表示对麦新烈士的永远怀念。 通辽的名人还有很多,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孝庄太后、僧格林沁、麦新等等,小编未能一一搜集全面,欢迎大家补充哦! 15.词作家印洗尘 印洗尘词作家。年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十五岁到内蒙古通辽后,逐渐从东北黑土地文化环境步入蒙古高原绿色人文领域,自觉体味马背民族神韵,领略草原风物风情,淑生蒙古民族情愫,在近四十年歌词创作中,多经内蒙古这片神秘、神奇、令人神往的土地为背景,以草原风光、风物、风情为底蕴,融民族文化心理于胸中,凝民族魂于笔端,用充满深情、激情、豪情的艺术语言,精心描绘马背民族独特的音乐文化风景,讴歌谆朴的民风、民俗、民情。通过不倦追求和不懈努力,创作出《草原上有一个美妙的传说》、《乳香飘》、《雕花的马鞍》、《牧人的眷恋》、《我的大草原》、《科尔沁迎宾曲》等词作。其中《乳香飘》、《雕花的马鞍》流传中外,影响广泛,受到众多听众的青睐.是一位表现草原生活及具影响的歌词作家,中央地方多家新闻媒体对他的业绩进行多种形式的推荐的介绍.他的个人作品专集、个人歌词作品音乐会都展示了他歌词创作的才华和丰硕的结果。 16.“金鸡”影帝宁才 宁才出生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一个普通牧民家庭。因在电影《天上草原》中的出色表演,2年10月,荣获第11届最佳男主角“金鸡奖”,从而爆出了这届电影节的最大冷门。说起来也许你不相信,宁才是在16岁才当上演员的,并且是舞蹈演员,而他起家的本领不过是一套广播体操。 16岁时,宁才正在一所重点高中读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一年春天,县文工团来招演员,宁才的同窗想去,但又怕考不上被女同学笑话,便拉宁才一起去考。同窗临时抱佛脚现教了他《赞歌》的第一段——“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有趣的是,一段歌唱下来,宁才引起了考官的北京治疗白癜风好方法哪里治白癜风治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