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天津日报》在头版显要位置转载了侯军发表在《人民日报》大地版上的文章《雪霁》。 《天津日报》的编者按说: 9月15日《人民日报》在12版“伟大征程·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专栏刊发署名文章,作者侯军追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天津日报布置的一次后续采访:天津葡萄园。作为采访者,“有幸在那个雪霁良辰,见证了这场席卷全国的改革开放大潮中最先激起的一朵浪花。” 本报全文转发。 读佳作忆当年四十年历程不简单 新闻界同事、同行,寄荃堂堂友也对此文发来热情留言。下面先期转发部分,以飨堂友。 也想起许多当年的事。好文!(天津日报宋安娜) 侯军回复:是啊,那时候故事多! 读佳作,忆当年,乐哉。(姜刚) 经历是人生中最大的财富。(李海水) 当记者有许多可以回忆,我们以笔见证了时代。(林伟光) 历史的见证者。(刘峰) 真应该在回去看看那个葡萄园。(杨楠) 侯军回复:现在是王朝葡萄酒公司。找机会去看看。 当年第一次见面,记得就是在日报农村部。(刘功业) 侯军回复:是,一晃四十年了! 写的真好!我当时下乡在农村,经历了农村改革新政所带来的变化,亲身感受到改革春风给农村带来的无限生机和希望。感谢您的文章,把我带回那段难忘的时光,供我们回望和品味人生……(于长庚) 侯军回复:谢谢于兄!同龄人的感受会更深一些! 于长庚回复:是啊,看了您的文章很感动……再谢! 侯老师一直在路上领跑。(朱德玲) 身为记者,读着很亲切、很感动、很钦佩!(杨慧珍) 非常好!(刘放) 文笔的老道,近乎平白。新闻,如此写法,已达到了文章的极致。大事从点点滴滴叙述,有了史笔的宏大!(刘学仁) 侯军回复:谢谢抱虚先生夸奖!平实质朴,是我追求的文章风格!尚在努力中! 在台风暴雨的天气里读了侯兄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釆访回忆,确实感受到这朵浪花当时在人们心中激起的浪潮。40年前的采访记录本仍能保存到现在,也是伟大征程的见证,实属不易!(李亮) 侯军回复:所有采访本,我都保存着,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是怕写稿时需要核对一下。现在看来,作用要大的多! 四十年後續華章......(宋成德) 邓小平说,不改革开放,就死路一条!小小的葡萄园的故事,也能作证。(邹炯文) 侯军回复:真是这样的!我曾见证了南北两座城市的实况! 通过小人物的对话,感觉生活变化。现在看来倒是非常真实。(林鸣岗) 这些年,这些人,这些事……这些中国记忆……(丁海明) 很有纪念意义的上乘之作。标题取得尤其好,极具象征意义。葡萄园上下欣迎改革春风的振奋劲儿,侯老师年少时灵敏的新闻嗅觉、拼命三郎的敬业精神,穿越40年时空仍活灵活现得以形象感知,委实不客易。点赞并学习之。谢谢侯老师分享!(彭华) 侯军回复:这是“青春的遗响”(孙犁先生语),现在做不出来了! 文章好,篇名也好,一语双关。那么辛苦的采访,如今不会再有了。年我刚出生呢。(吴越) 侯军回复:这文章(包括《那些小人物》)都是写给你们这一代人看的! 吴越回复:何其珍贵的礼物啊! 追忆往昔,恍如隔世。开头文字很有哲理。读起来倍感亲切!那时还在地震棚还是回楼办公?(松下童子) 侯军回复:还在临时加盖的简易房里。 侯老师,您的文章每回一出来,我的朋友圈里就是大面积转发。(天津日报刘云云) 侯军回复:就是找不到四十年前的那张报纸了,要是能找到,配发一下多好!我为啥总是要留样报,原因在此。 刘云云回复:是啊,报纸还是有记录历史的作用,40年前的事情了,您娓娓道来,特别有现场感。那时我还没出生呢。 侯军回复:就是写给你们看的!历史记忆! 刚刚读了全文,感觉非常有画面感,骑车二十公里冒雪采访的记者,能有这份心的记者,现在肯定还有,但是可能没有之前多了。只熟悉拿通稿的记者可能以后写不出多少有回忆的稿子。纸媒里边的报人精神,现在的所谓新媒体“小编”可能体会不到,攒来的稿子,听说来的稿子,永远不如蹬自行车蹬来的,传达室聊出来的有生命力。改革开放40年,有些在翻天覆地的变化着,有些不应该变没了,向前辈致敬!(李庆治) 侯军回复:谢谢庆治,这次采访的"年龄"可能比你的年龄还老了,年轻人喜欢读这些陈年旧事,让我欣慰!谢谢! 李庆治回复:谢谢老师,我是年11月出生,只比今晚报大一点,以前自己也给报纸投稿,还短暂在新华网当过一小段记者,所以对这个行业的老师更加钦佩。 侯军回复:后生可畏啊! 李庆治:老师过奖了,如果您一段时间都在天津,欢迎来我们书店,我们找机会一起联动,比如您昨天讲孙老的故事,再加上读到的一段,我相信是一次非常好的分享。 侯军回复:我昨天下午就赶回北京了。下次吧,我们可以策划一下,做些有意思的事情!我喜欢与年轻人一起做事! 四十年了恍若昨日。这次采访应该与《榆树钱是甜的》的那次采访的心情是不一样的。(刘洪宝) 侯军回复:绝对不一样!虽说只差几个月,但这是改革开放之后呀!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塞外一夜花开尽,只因玉门没上闩。 戏补两句,拿不上台面,博兄一笑耳!(刘洪宝) 字字珠玑,让人感受到一颗在大潮中跃动着的滾烫的心。(杨均豪) 侯军回复:谢谢杨兄!当时风华正茂,充满激情,今老矣,只剩回忆。 一棹碧涛感谢悦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