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中医诊疗倡导者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220/5947259.html

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青岛西海岸新区文明委于年10月启动开展了全区年度“十大道德模范”“十件文明好事”“十佳文明品牌”和区级文明家庭评选活动。经前期单位推荐、组织评委评审、征求执法执纪部门意见,现提出道德模范候选人30名、候选文明好事10件、候选文明品牌20个、侯选文明家庭10个。

一、道德模范候选人有关情况

上下滑动阅览

王 娜,女,汉族,年8月出生,青岛真情巴士集团驾驶员。

孙洪美,女,汉族,年3月出生,藏马镇东陡崖村村民。

薛宝聚,男,汉族,年12月出生,隐珠街道黄土庄村村民。

吴光华,男,汉族,年10月出生,天津顶益食品有限公司黄岛外埠所职工。

王新光,男,汉族,年3月出生,青岛真情巴士集团驾驶员。

杨以春,男,汉族,年11月出生,新都电子有限公司职工。

侯嘉斌,男,汉族,年9月出生,北船重工生产线班长。

吕咸坤,男,汉族,年7月出生,六汪镇吕家大庄村民。

高 峰,男,汉族,年1月出生,台头小学教师。

刘 娟,女,汉族,年11月出生,区特殊教育中心教导处副主任。

韩翠英,女,汉族,年9月出生,五台山西路小学教师。

张 丽,女,汉族,年9月出生,灵山岛学校教师。

鞠 森,男,汉族,年9月出生,医院医生。

陈凤琳,女,汉族,年1月出生,区广播电视台记者。

杨 震,男,汉族,年9月出生,医院骨伤二科副主任医师。

庄立岩,男,汉族,年8月出生,交运温馨校车驾驶员。

王培顺,男,汉族,年9月出生,琅琊镇大皂户村村民。

李 巧,女,汉族,年3月出生,公用事业集团市政管理有限公司长江路作业队网格员。

管培云,男,汉族,年10月出生,红十字汽车公益联盟志愿者。

孙荣山,男,汉族,年8月出生,红十字同心缘志愿服务队志愿者。

徐焕宝,男,汉族,年12月出生,爱翔红十字公益服务队队长。

宋继福,男,汉族,年5月出生,交运西海岸发展事业部温馨巴士有限公司驾驶员。

王钦鑫,男,汉族,年1月出生,青岛卓琴出租车公司驾驶员。

刘 军,男,汉族,年1月出生,区市场建设服务中心城关市场管理所所长。

周海波,女,汉族,年12月出生,青岛真情巴士集团驾驶员。

闫宾青,女,汉族,年4月出生,胶南街道郭家小庄村村民。

赵光福,男,汉族,年12月出生,胶南街道大邓陶村村民。

杨晓蒙,女,汉族,年8月出生,黄浦江路小学教师。

王安东,男,汉族,年2月出生,灵山卫中学教师。

王桂兰,女,汉族,年8月出生,琅琊镇吴家村村民。

单秀蕾,女,汉族,年10月出生,珠海街道郝家石桥村村民。

何艳梅,女,汉族,年8月出生,大场镇正南岭村村民。

二、候选文明好事情况

上下滑动阅览

1.“好司机”爱心铺就成长路

年10月新区快线K1路开通后,驾驶员师傅们常常遇到一位母亲带着行动不便的孩子童童坐车去市区进行康复治疗,他们每次都会帮忙扶一把、找个座位。渐渐地,驾驶员们走进了童童的生活,定期探望、陪伴玩耍,儿童节礼物、生日蛋糕、如约而至的爱心助学款,让孩子的童年绽放出别样的光彩。五年多的陪伴,K1路的爱心行动给了孩子面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有乘客也自觉加入帮扶队伍中。

2.“好邻居”大火救命显真情

年5月3日11时左右,藏南镇横河川村村民刘法强发现邻居一户独居老人家里着火,扔下手头的活就迅速冲了过去,不顾火势将因惊吓倒在地上的老人救出火场。后又发现一煤气罐在炉灶下面,刘法强不顾刚才因救助老人已烧伤的手臂和猛烈的大火,再一次冲进火场将煤气罐用打湿的旧衣服和毯子包住并搬了出来,用最快速度将煤气罐阀门关闭。此时,周边村民们听到呼救声后也带着水桶纷纷赶来,大家一起将火扑灭。

3.“好同学”合力助困暖校园

区外国语学校班学生小明(化名)因意外车祸双腿不能走路。班里同学不但帮他补上了耽误的课程,还纷纷抢着照顾他,课间时候,他们用身体围成一圈挡住佳诺,好让他“方便”,然后把尿液瓶子送到厕所;或者几个大男孩轮流背着去厕所。到了午饭时间,14岁的班长程宏顺总打两份饭菜,一份是帮小明打的。在这群孩子眼里,没有嫌弃、没有抱怨,一切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他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浓浓关切和灿烂笑容……

4.“好培训”救护“五进”筑平安

年,区红十字会积极推进救护培训“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将应急救护知识送到车间、教室、地头、大街小巷,让更多人了解掌握急救知识,全年累计培训红十字救护员余人次,宣传教育普及2万余人次,提高了市民应急处置和意外伤害处置能力。先后有4名红十字救护员及时出手,挽救了4名心跳骤停市民生命。红十字救护员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参与社会治理及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博览会等重大活动保障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

5.“好市民”英勇救人不留名

年10月7日下午17点左右,家住王台镇河南薛村的庄女士在下班途经国道时发生交通事故,庄女士被轿车撞倒后当场昏迷,不省人事。交运温馨校车黄岛分公司驾驶员庄立岩下班路过此地,第一时间上前帮忙疏导交通秩序。看到有人重伤昏迷,庄立岩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待救护车赶到后,又同医护人员一起将伤医院。到医院后,他跑前跑后帮伤者办理住院手续,直到其家属赶到才默默离开。第二天庄立医院看望当事人,得知伤者已脱离危险才放心。

6.“好项目”用爱搭建新空间

小雨点公益组织在走访时发现,部分困境家庭儿童和父母睡在一个炕上,学习也是趴在炕上或者板凳上。年10月以来,小雨点公益组织积极链接外部资源,在新区开展低保困境家庭儿童关爱项目,通过房间改造,为孩子打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空间,配备价值多元的床、桌椅、衣柜、生活学习用品等爱心物资,并由志愿者进行跟进陪伴。该项目已使新区30余户低保困境家庭儿童受益,参与志愿者近千人次。

7.“好队伍”激情架起“协作桥”

年7月,青岛西海岸现代农业示范区接到帮助甘肃陇南市武都区建设青陇现代农业产业园任务后,立即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尖刀班”奔赴武都区石门镇。带着对扶贫攻坚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带着对陇南群众的深情厚爱,“尖刀班”队员克服水土不服、强紫外线照射和夏季高温等不利因素,发扬啃硬骨头精神,仅40多天时间,建成10座智能温室、20座连栋大棚、50座双层覆盖大棚,以及成熟的园区供水、交通配套设施,还带去种植技术,能带动当地余户农民脱贫致富。“西海岸速度”让一座现代农业产业园拔地而起,架起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金桥”。

8.“好医生”仁心救助传大爱

医院在做好常规医疗服务的同时,为“三无患者”(不知姓名、无法联系家人、没有医药费)提供医疗救助。年1月31日,一位“三无患者”被送到了医院,患者因从高处坠落导致全身多处骨折损伤,医院第一时间进行手术使其转危为安;2月19日,医院收到一位脑出血患者,在不知其姓名、未能联系到家属、未收取任何费用情况下,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抢救,直至联系到家人并护送其回家。年全区卫生健康系统救治“三无患者”10余名。

9.“好平台”公益服务润人心

近年来,新区团委围绕群众需求,联合区内30余家公益组织,争取各类资金21.87万元,先后组织各类公益活动20余次,面向基层群众开展医疗服务、法律咨询、技能培训、免费理发、公益电影、送戏下乡等便民利民志愿服务,积极搭建常态化“益动青春·缤纷四季”公益服务进乡村活动平台,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青春力量。截止目前,已为新区50余个村庄、社区提供20余种公益服务,受益群众余人。

10.“好歌舞”老有所为颂时代

青岛蓝天歌舞团组建于年2月,由退休老党员组成,平均年龄62岁。自成立至今,团员发挥文艺之长,义务演出70余场,足迹遍及居民小区、工厂、学校、农村、养老院、幼儿园等。无论是三九严寒,还是盛夏酷暑,老同志们身背行囊、不辞辛劳赶赴演出现场,将文化艺术送到基层,用歌声唱响新时代。该团先后参与央视国庆晚会节目录制、港珠深澳“华夏大舞台文化艺术交流大赛”等。目前已接到央视春晚演出邀请函。

三、文明品牌候选名单情况

四、候选区级文明家庭情况

上下滑动阅览

1.李媛媛、高景新家庭

李媛媛,女,39岁,滨海初级中学教师;高景新,男,41岁,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主任。丈夫常年出海执行任务,妻子挑起了家庭重担,照顾老人、养育孩子,虽历经风雨,一家人其乐融融。家庭的幸福和睦使高景新全身心投入工作、建功海防18年,两次受到习主席接见。年12月,中央电视台《军事纪实》——我的“红海行动”,讲述了他们的家庭故事。

2.李培德、李丽家庭

李培德,男,48岁,六汪中心卫生院副院长。李丽,女,47岁,六汪中心卫生院精神科副主任。夫妻均长期从事精神科特殊职业,不怕风险,视病如亲,26年来累计诊治病人10万余人;扶残助残,入户为患者查体、发药及康复指导;不畏艰险真情援藏。他们扎根基层,爱岗敬业,医德高尚,为新区健康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3.法庆贞、牛刚家庭

法庆贞,女,48岁,区急救中心工作人员。牛刚,男,52岁,泊里社区教育中心工作人员。法庆贞家庭一直秉承着“善良、正气、向上”的家风,生活中互敬互爱,工作中互帮互助,双方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爱岗敬业,成为单位骨干。父母的言行影响着孩子,女儿大学毕业后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取公务员。

4.崔家远、张华家庭

崔家远,男,50岁,区人民法院计算机信息中心主任。张华,女,51岁,长江路街道莲花山社区居民。年始,崔家远家庭先后创办儿童国学班、国学与家庭教育系列培训班、国学经典网络学习班,持续上课2多节,辅导固定学员多人。每天一节网络课、每周两节儿童课、每月一次培训课,还有无数次的一对一、无数个备课的日日夜夜……铺就了他们家的公益国学之路。

5.赵江、王娜家庭

赵江,男,34岁,青岛第二十四中学教师;王娜,女,34岁,齐鲁第一实验小学教导处副主任。丈夫年至今赴国家深度扶贫地区新疆喀什麦盖提县进行支教,创新开设“绿洲课堂”,使全县三万多名乡村小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美术、音乐、书法等,用实际行动为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作贡献。妻子全力支持丈夫工作,照顾好家中老人和女儿,在教育岗位上敬业奉献、默默付出,是年轻老师的表率和榜样。

6.王京强、孙咏梅家庭

王京强,男,63岁,青岛澜沧古茶品鉴有限公司经理。孙咏梅,女,61岁,石油公司退休职工。夫妇二人用挚爱经营家庭,用真情参与公益爱心事业,义务为社区独居老人提供爱心、暖心服务,为困难居民免费提供优质山泉水,捐款捐物近20万元帮助云南少数民族困难群众,获得居民高度称赞。带动兰东路社区发展余名志愿者,常年开展敬老、扶幼、助残、助学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7.孔冉、张国庆家庭

孔冉,女,40岁,台头小学教师;张国庆,男,42岁,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孔冉成家十五年,和丈夫相敬如宾,克服长达10年的两地分居生活。在老家,她边工作边照顾父母和孩子,为丈夫分忧;团聚后,夫妻二人互相鼓励扶持,筑梦西海岸,将小家庭梦想融入“我们都是追梦人”的时代洪流中。

8.薛彩华、刘玉学家庭

薛彩华,女,52岁,灵珠山街道木厂口社区居民。刘玉学,男,64岁,灵珠山街道木厂口社区居民。10年前薛彩华的丈夫意外摔伤成植物人,她不放弃、不抛弃,为丈夫翻身、按摩、洗澡、换尿袋,悉心照顾,任劳任怨,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生活的全部重担。社区为她安排了打扫卫生的工作,本该安享晚年的父母在她打扫卫生时帮助照顾丈夫。薛彩华和家人用用乐观和坚强托起了一片爱的天空。

9.王卫民、王雪梅家庭

王卫民,44岁,医院内四科副主任;王雪梅,45岁,医院儿科主任。夫妻为大学同学,医院工作。丈夫从事消化内科工作,平时加班加点、注重学习,每年操作肠镜余例、胃镜余例;妻子从事儿科工作,从零开始做起,带领科室不断发展壮大。工作中两人互相扶持,生活中相敬如宾,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业绩。

10.王连芳、安宝周家庭

王连芳,女,62岁,隐珠街道东楼一居委居民;安宝周,男,61岁,双星退休职工。夫妇二人教子有方,儿子以优异成绩考入空军航空大学,成为一名光荣的空军军官学员,为让儿子安心国防事业,王连芳凭一己之力照顾怀孕儿媳、患病丈夫。一身戎装,全家荣光,王连芳家庭闪烁着爱国爱家、向上向善的时代光辉。

根据评选工作安排,从即日起通过青岛西海岸新闻网进行公示,公示期间,欢迎社会各界进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评议和监督。如对候选人(事、家庭、单位)有意见,请于1月7日前向青岛西海岸新区文明办反映,以单位名义反映的,加盖本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的,使用真实姓名并提供具体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wenmingshimin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ianjinshizx.com/tjsh/75777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