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津中医一附院针灸部赵贵捷 春季,是指我国农历1、2、3三个月,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6个节气。春为四时之首,既是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的时令,也同样可以看作是养生的开始,所以人应该顺应天时的变化,通过饮食、起居的调养,加强锻炼等来保持身体的健康。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春季养生问题 春季养生要护肝。春季为肝所主,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只要这时候肝的疏泄功能(疏泄:指疏通、畅达,气血运行保持常态)正常,则气血运行通畅,就会防止疾病的发生。要保持肝的疏泄正常,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情绪上要平衡。喜怒哀乐要尽情抒发,但又要有节制,适可而止,不能一发而不可止。 2.在饮食上要清补而不宜浊补,饮食要清淡,以吃青菜为主。不要过度食用干燥、辛辣的食物。因为此时阳气上升容易伤阴,所以要特别注重养阴,可以多选用百合、山药、莲子、枸杞等食物。 3.在起居上要劳逸适度。一切活动都不要太过持久。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4.在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保持心境愉悦。 2起居调养问题 春天,人们不仅应从饮食的角度 1.晨起伸展健身。经过一夜睡眠后,人体松软懈怠,气血周流缓慢,方醒之时,总觉懒散而无力。若四肢舒展,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吸深呼,则有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的作用,可以解乏、醒神、增气力活肢节。所以提倡春季早起多伸伸懒腰。有条件的中老年人可以练练八段锦、广播操等。 2.平日宜多散步。春暖花开之际,散步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养生保健方法。一天紧张繁忙工作之后,到街头巷尾走一走,可以很快消除疲劳。众多寿星的长寿秘诀之一就是每日要有一定的时间散步,尤其重视春季散步,因为春季气候宜人,万物生发,更有助于健康。散步要不拘形式,因人而异,同时也应注意:找空气新鲜,环境安静之处;散步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不宜在饭后立即出行;老年人不宜空腹散步;坚持每周散步3次,每次45~60分钟;散步时衣着要宽松;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步行速度。 3.踏青出游。自古以来,人们就有踏青春游的风俗,所以踏青出游不失为春季养生的好方法。寒冷冬季里,体温调节中枢和内脏器官的功能有不同程度下降。经过一冬的静养,肌肉和韧带长时间不活动,更是萎缩不展,收缩无力,此时外出踏青赏景,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精神。特别是春天的郊野,空气清新,花红叶绿,百鸟争鸣,置身于如此优美的大自然怀抱,心情自然舒畅起来。 一年之季在于春,做好春季养生保健,可以让您健康一整年。 推荐阅读?新闻周报来了!持工会会员服务卡体检8.5折 ?养生因人而异调整体质偏颇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赞↓↓ 南京晨报小记者探索玻璃的世界火與玻璃交在冬季来临之前先防患于胃然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ianjinshizx.com/tjxw/75067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