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全运会开幕式即将举行,而天津女排的全运之路却已走到尽头。 昨晚四分之一决赛1比3不敌北京,天津女排在主场、在总为她——这张“城市名片”骄傲的家乡,提前告别本届全运,许多队员泪光闪闪,竞技体育的残酷性彰显无疑。 魏秋月的告别战“今天应该是我最后一场比赛了。”魏秋月没能用一场胜利告别心爱的赛场。被众多记者从场内一路“护送”到采访区,没说几句话,魏秋月转过身去,泪水夺眶而出…… 全运会开赛前,队内曾对魏秋月伤病进行了一次评估,结论是,魏秋月的膝盖不具备比赛条件。 15岁进入天津女排,她早已和这支队伍融为一体,当球队遇到困难时,魏秋月无法做到袖手旁观。赛前,她几次找到主教练王宝泉,表示“关键时刻可以上去试试。”昨晚,魏秋月第一局比赛后半段替补登场,凭借丰富的经验,她成功盘活了全队进攻,进攻组织思路清晰,传球准确度极高,表现无可挑剔。 付出的代价是,走下赛场,魏秋月双膝立刻被敷上冰袋,在混合采访区她扶着膝盖,“已经有点儿站不住了。” 其实魏秋月本可以不这样拼。 年,魏秋月随中国女排夺取里约奥运会冠军,作为一名运动员,能获得的荣誉基本已经全部拿到,那时候,外界普遍猜测,“魏秋月会选择退役。”家人同样也在劝魏秋月退役,“劝了她几次都不听,我早就叫她退役了,这孩子每天上楼的时候都得扶着,两条腿就像棍子一样,我最担心的是她以后的生活。”每当谈起女儿情况,母亲都不禁落泪。 无论是外界的猜测还是母亲的规劝都没有使魏秋月动摇。 里约奥运会后仅过了一个月,魏秋月就出现在了天津女排训练馆里。在馆内“锐意进取、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争创第一”的标语下,魏秋月坚定地表示,“天津女排是一个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符号。所以不管有多大困难,我都会和队里的姐妹一起努力,为天津女排拼尽全力,捍卫荣誉。” 魏秋月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昨晚,她在赛场上拼尽全力,当魏秋月消失在夜色中时,留给球迷的不仅有过往十几年美好的记忆,更有对于一种信念和精神的坚持和传承。 王宝泉,输球不输气势天津女排教练王宝泉无疑是这座城市的英雄,他带领一群姑娘一路拼搏、一路奋斗,赢得了“十冠王”。 但王宝泉本届全运会面临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赛后他用王宝泉式的语言认真地说,“如果把江苏那批队员给我,我一定能拿冠军。” 不过这种假设显然不成立,最终,他带着连青年队比赛都几乎没打过的杨琳琳,带着职业联赛经验微乎其微的于鋆伟,和北京队战斗到最后,他表示,“球输了,但气势没输。” “我了解这个人(王宝泉),真的很要强,也很有个性,他真会豁出命的!”中国国青队主教练徐建德曾这样评价王宝泉。 备战本届全运会,王宝泉拼命三郎本色不改,把铺盖卷搬到宿舍,和队员共同训练生活。在他的世界里,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每天训练结束后,他就和助理教练关在房间里研究战术和对手。 并不是付出了就可以站上最高领奖台。昨晚输给北京,王宝泉表现得很平静,“技不如人,北京队确实比我们强。”接受完采访,遇到熟悉的记者,王宝泉用天津话念叨着:“冠军算个嘛?!”事实上,王宝泉体会到了比冠军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天津女排的拼搏精神没有丢,这是他最看重的,也是在预料之中的艰难时刻来临时,支撑其内心释然和坦然的东西。 所以,这不是英雄末路,这只是英雄的一次闪光的战斗,抑或是最后几次战斗中的一次。 无论未来是否带队,王宝泉都已为天津女排规划好未来蓝图,“全运会以后,我们有7,8名优秀的青年队队员们能够到一线队来,再加上留队的6,7名老队员,我相信我们天津女排用不了几年还会继续辉煌。” 失利时,再次诘问:天津女排精神是什么?!角逐金牌,是对荣誉的不懈追求,这对于竞技体育无可厚非,但这其实只是硬币的一面;其另一面是:冠军只有一个,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缘挑战自我极限,无缘享受夺金喜悦。 过去十多年,天津女排带给我们的金牌喜悦已足够多,本届全运会,队伍成绩下滑,甚至没有获得一枚奖牌,但女排姑娘们在场上每一次拼命的救球,那些奋力拼搏的瞬间,同样演绎着超越自我的别样精彩。 竞技体育没有常胜将军,无论是魏秋月,还是王宝泉,抑或天津女排这个集体,成绩有高低,胜败有交替,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也是体育的魅力。让人欣慰的是,在我们这座城市、我们这个国家不断进步和富足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已不再仅仅看重比分,看重胜利。 昨晚女排赛场,一位父亲带着8岁的女儿来为天津女排加油助威,作为资深球迷,他清楚地知道天津女排现状,清楚地知道天津女排“凶多吉少”,但他还是把女儿带到赛场,因为他坚信,“无论结果怎样,天津女排那股拼搏的精神和不服输的劲头儿是不会变的。”而这种精神正是他希望孩子能去感悟和学习的。 天津女排是“天津的名片”,在全国拥有众多粉丝,这些来自大江南北的粉丝们组成粉丝团来到现场为天津女排加油,吸引他们的并不是某名队员的“颜值”,也并不是某一个人出众的球技,而是天津女排这个集体,在追求更好更快更高更强的路上,具体细节和不断呈现的精神像一块磁石般将他们吸引。同样,在天津,天津女排精神也早已为各行各业的天津人钦佩、折服,成为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并不因成绩的波动而改变。 (昨晚赛后,天津女排的大巴起动的一刻,人民体育馆的院子有人在喊:“我们爱你!”好多球迷已经泣不成声。) 没有金牌榜的全运会我们追求什么?王宝泉、魏秋月这些名字为我们所熟知,是因为体育,他们本是像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有所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患得患失,卑微和梦想,但在体育的旗帜下,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的指引下,在一次次运动的锤炼中,他们得以一次次超越自我。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对于王宝泉和魏秋月来说,对于天津女排来说,昨晚的告别之战并不圆满,但事实上,全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不懈努力中,尊重对手,激发出自己更大的潜力,超越自我,寻找更好的自己。这样的体育故事,这样的全运精神,无疑是我们这座城市、这个国家更需要的,更接地气,更能引发共鸣。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刚刚结束里约奥运征程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时说道,“我们不以胜负论英雄”,“拿到金牌奖牌的,值得尊敬和表扬。同时,只要勇于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即使没有拿到金牌奖牌,同样值得尊敬和表扬。” 天津全运的大幕从今天正式拉开,全运会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双轮驱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取消金牌奖牌榜。比起金牌,超越自我的精神成为体育排序最优先的追求,也将吸引并引领更多热爱体育、追求体育魅力的人投身其中,享受其中。 伴随着赛事的不断深入,伴随着运动健儿们奋力拼搏留下的汗水与泪水,本届全运注定将上演更多像天津女排般参与至上、超越自我的动人故事。 伴随我们城市和国家的成长,每个个体,每位普通人,都可以通过体育,通过运动,自我完善、自我成长,共享快乐,共同超越! 这,应该是本次全运会的灵魂!也是所有热情参与全运会并辛劳付出的意义所在! 健将们!加油! 健儿们,加油! 健将们!加油! 健 记者 忻聖淇 编辑 雅楠 综合 新闻 天津广播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欢迎分享转发 转载须注明来源天津广播(ID:audiotj) 广告投放请致电- 觉得不错,请为广播君点赞▼赞赏 长按白癜风有哪些危害中科医院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