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天改网”可以订阅哦!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实现国家赋予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历史使命的必经之路。而创新平台作为支撑社会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核心力量,在新区建设产业创新中心的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如今,新区内的众多创新平台正呈现多样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发展趋势。而新区自身作为一个广义上的“大创新平台”,也在为提升区域双创活跃度、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贡献着源源动力。 大平台集聚双创资源 为推动科技创新从科研点到创新链再到创新面的延伸,近两年,滨海新区围绕着建设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创新中心”的定位,积极推进先行先试政策落地,努力打造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并引进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研发中心和科技企业。 目前,新区每年设立15亿元的科技发展资金,在重大平台建设、关键技术攻关、科技金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同时,新区科委对区内家创新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调查,并帮助企业对接项目。为进一步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吸引创新资源汇聚,促进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重大成果落地产业化做足了准备。 特别是新区创新创业重要载体“双创特区”,自去年挂牌以来,月均新增双创企业超过家,累计已达到家。已落户各类众创空间16家,其中7家已投入运营。并吸引了如腾讯、阿里、百度、、车易拍、e代驾等互联网创新龙头企业相继落户。根据新区科委提供的最新数据,“双创特区”已聚集双创人才达人。 同时,围绕着创新平台,新区近两年还在积极对接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引进知名科研机构,并合作建立了如“中英生物医药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基地”、“浙江大学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产业创新机构,范围涵盖生物医药、新材料与新能源、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多个领域。以“中英生物医药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基地”为例,该平台先后整合了英国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国内外龙头企业、风险基金等创新要素,并且引入了英国D基金,在新区形成了国际化健康医疗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载体。该平台一经启动就吸引了“北美医学基金会”、“便携式家用体外检测仪”等来自海内外的10个产业化与区域机构合作项目进驻,成为新区依托大平台聚集世界领先创新要素的代表。 科技创新平台服务产业发展 当下,面对国际上激烈的科技与经济竞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已将建设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作为支撑创新活动的优先选择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举措。滨海新区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自然也把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服务产业发展列上了“任务清单”。根据最新统计数字,新区经认定的国家级、市级研发中心总量达家。其中,开发区和高新区作为新区科技发展的“领头羊”,拥有全区约65%的科技研发中心,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形成了较强优势。 其中,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作为我市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支撑,连续牵头承担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创建了一个涵盖药物早期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中试生产等各个药物开发环节的综合性大平台,构建了以联合研究院为核心的现代化公共服务技术平台体系。 由该研究院建设运行的“TjAb众创空间”作为津门首家入选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名单的孵化平台,已逐步聚集了53支创客团队,注册22家公司,项目涵盖分子医学、疫苗产品、医疗器械、外包服务及“互联网+医疗”等多个领域,多个项目填补国内空白,成为促进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一股强劲力量。 而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实践多年的“太重滨海技术中心”,记者了解到,百余名科研人员围绕港口机械设备、海洋工程装备、大型造船门机、大型锻压设备等领域进行深度开发,掌握了多项关键产品的核心技术,并形成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近3年来,中心先后研发出了MN单动铝挤压机、TZ大中型多作用液压打桩锤、TZ-自升式钻井平台等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产品。其中,由中心学术带头人王玲玲主持设计的“MN单动卧式铝挤压机”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油泵直接传动油压机。 此外,新区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思路也在逐渐向“对外服务”转变,利用自身的学术、科研、人才和设备优势,面向新区、天津市及全国其它地区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设备共享、检验检测、人才培养等服务内容,为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多方位的支持。 在这些创新平台的带动下,新区目前已在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领域取得了多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技术成果。“十二五”期间,先后涌现了39个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获市级科技奖励占全市的比例也由年的23%提升到了年的43%。源\滨海新区政务网 重庆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不能吃什么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ianjinshizx.com/tjxx/74976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