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的建构性研究”专栏

主持人语(辛斌):

在后现代的语境下,人们普遍认识到语言不仅具有工具性,也有建构性。Seldon(:74)曾指出:“作家能够犯的最严重的罪行是妄称语言是一种自然透明的媒介,读者能够通过它理解一个可靠的和统一的‘真理’或者‘现实’。”Foucault(:)甚至呼吁“我们不应该想象这个世界会为我们提供一副可以辨认的面孔……我们必须把话语想象成我们施加于事物之上的暴力”。正因为如此,Fowler(:5)才感觉到批评语言学的必要性:“流行的正统观念认为,语言学是一门描写学科,无权对它所分析的材料进行评论;它既不规定用法也不评价所调查的事物。但是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不应该存在具有不同的目标和程序的语言学分支;既然语言运用是如此充满了价值观,实践一种旨在理解这种价值观的语言学似乎是无可非议的,这就是已为人们所知的批评语言学。”

本栏目中的四篇文章围绕着不同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和例示了语言和话语的建构性,它们的分析基本上都是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话语和意识形态基础,二是所运用的具体话语策略。《英语新闻语篇体裁互文中的语言过程分析——以美媒关于中国9.3阅兵报道为例》以美国两份报纸关于中国年9.3大阅兵的报道为语料,对新闻语篇体裁互文及语言过程的分布与功能进行分析,以揭示报道者如何通过调配这些语言和互文资源来实现自己的报道意图和目的。《英美媒体对孔子学院文化形象构建研究——基于〈卫报〉与〈纽约时报〉相关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一文以评价理论中的态度资源和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以《卫报》和《纽约时报》相关报道为语料,研究这些报道可能构建的孔子学院、中国文化刻板印象及其意识形态根源。新闻报道广泛引用他人话语,各种他者声音与报道者的声音并存,相互之间形成各种作用关系。《中美主流媒体关于亚投行英文报道中的转述言语分析》一文以年以来中美关于亚投行的20篇新闻报道为语料,以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些报道中的转述言语进行了分析,表明新闻报道往往虽然看似客观中立,但出于不同的交际意图或目的实则经常渗透着各种意识形态意义。巴赫金(:)区分了三种文本解读方式:(1)解读者以文本诞生的那个时代的眼光来看待当下世界;(2)解读者根据自己当下的关切和价值观来解读文本;(3)创造性的解读。他十分赞赏第三种解读,因为解读者在承认他人的他者性(otherness)的同时并“不排斥自身,不排斥自己在实践中所占的位置,不摒弃自己的文化,也不忘记任何东西”。《国内主流英文报刊ChinaDaily中甘肃形象话语建构研究》一文以中国英文报纸ChinaDaily年5月1日至年5月31日有关甘肃形象的报道为语料,从报道主题、话语方式和话语倾向三个方面考察了在对外报道中如何以外国读者看得懂的方式建构甘肃省的国际形象。

英语新闻语篇体裁互文中的语言过程分析

——以美媒关于年中国9.3阅兵报道为例

辛斌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在谈论体裁时有必要区分文章和文学体裁,前者包括记叙文、说明文、描写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后者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体裁互文可以指任何一种分类中不同体裁特征在同一文本中的混合。以美国两份报纸关于中国年9.3大阅兵的报道为语料,对新闻语篇体裁互文及语言过程的分布与功能进行分析,以揭示报道者如何通过调配这些语言和互文资源来实现自己的报道意图和目的,发现无非是宣扬“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这两个目的看似相互矛盾,实则所反映出的报道者近年来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心态是一致的。

关键词:美媒报道;体裁互文;语言过程;9.3阅兵

英美媒体对孔子学院文化形象构建研究

——基于《卫报》与《纽约时报》相关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

焦俊峰,刘美兰

(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计量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新闻话语反映社会权力关系与意识形态。以评价理论中的态度资源和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以《卫报》和《纽约时报》相关报道为语料,研究这些报道可能构建的孔子学院、中国文化(刻板)形象及其意识形态根源。《卫报》构建了孔子学院正面的文化传播形象,而《纽约时报》把孔子学院构建成政治宣传机构,造成与新闻事实的偏离,塑造了孔子学院的刻板印象。对相关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有助于打破对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增强中国文化自信。

关键词:新闻话语;孔子学院;权力关系;刻板印象

中美主流媒体关于亚投行英文报道中的转述言语分析

吕伊哲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以年以来中美关于亚投行的20篇新闻报道为语料,中美新闻两两对应,报道内容、时间相同,字数相近,涵盖了亚投行形成的十个重要阶段。通过历时和共时、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新闻语篇中转述言语的转述形式、转述动词和消息来源三个方面进行互文性分析。统计数据和典型例子分析表明新闻语篇看似是不偏不倚的信息传递工具,实则被赋予了意识形态意义。因此,在阅读新闻报道中读者应该提高批评意识和敏感度。

关键词:亚投行;新闻语篇;转述言语;互文性

国内主流英文报刊ChinaDaily中甘肃形象话语建构研究

张雅萍,任育新

(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以ChinaDaily年5月1日至年5月31日有关甘肃形象的报道为语料,从报道主题、话语方式和话语倾向三个方面考察了甘肃形象的建构。从主题来看,甘肃报道的文化、经济、生态环境、政治和社会民生五大主题中,最后一类报道最多,同时每个主题都凸显了甘肃形象的不同层面。在话语方式上,单模态和多模态话语表征方式共同建构甘肃形象,文字加图片的多模态呈现方式为主要话语模式。在话语倾向上,关于甘肃的报道主要表现为积极、消极和中立,文化、经济、生态环境和政治类主题报道中以建构积极的甘肃形象为主,社会民生类报道中以中性话语倾向为主。本研究对全球化语境下区域形象与城市形象建构与传播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闻报道;话语建构;甘肃形象

本期其他精彩看点,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正规吗
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ianjinshizx.com/tjxx/7574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