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危害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50207/4574899.html

柴健,男,汉族,年2月1日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年参军入伍,年进入新闻中心,成为一名一线记者。他忠诚于党的事业,无论在军旅生涯中,还是在记者工作里,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勤恳务实、勇于钻研、不怕吃苦,始终把“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牢记心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留下了一件件不平凡的事迹。

刻苦钻研争当学习型记者

刚到记者岗位时的柴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门外汉,看着摄像机不会使,坐下写稿一头雾水,看着别的同事利用编辑机剪辑画面他就眼花缭乱,心里也是一阵阵的羡慕。但是面对压力他并没有灰心,而是积极向老同志请教,购买专业书籍学习,抓住一切机会实际操作,练习各种编辑技巧。半年后,他熟练掌握了各项采编技术,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他利用业余时间到北京传媒大学学习,拿到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本科学历。年,他还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

自任职以来,他踏实工作,辛勤付出,每个月的发稿质量和数量都名列前茅。截止目前,发稿总量已经超过篇,并且有多篇作品在《中央新闻》《天津新闻》等国家和市级媒体播出。年,他的新闻作品《生活的强者——杨博尊》获得本年度天津市新闻奖新闻专题类一等奖,同年又以此作品在市区县电视优秀节目评选中获得电视新闻专题类一等奖。工作以来,他先后有10多篇新闻报道获得市、区级各类奖项,并在、年连续两年被津南区委宣传部评为津南区优秀新闻工作者。

不惧艰苦勇做新闻现场的“尖兵”

“新闻现场,就是记者的战场”,柴健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年,我区辛庄镇某村突发禽流感疫情,疫区10公里范围内的禽类全部都要捕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柴健主动请缨,穿上防护服进入鸡舍拍摄。年,全市开展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互看互评互比互学活动,每个区县需要制作5个迎检专题片。接到任务后,柴健立刻投入到拍摄工作中。时值盛夏,他拿着几十斤的机器,穿梭在迎检点位之间,汗水流进了眼里,他就用衣角擦擦接着拍;衣服湿透了,他就脱下来拧拧再穿上继续录。就这样,他连续22周没有休息,和同事们一起圆满完成了迎检任务。

“吃得起苦、更要耐得住清苦”,这是新闻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冬天第一场大雪,别人都会在暖和的屋子里待着,而柴健却哪里雪深哪里走,哪里没人哪里去,就是想拍摄美丽的雪后景色,为将来制作专题片保留素材。年4月份,受新闻中心领导委派,他作为唯一一名区县台的记者,参加了由市合作交流办、市委宣传部和天津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的“走基层·西部行”大型电视采访活动,和天津电视台的两位记者组成报道团队,飞赴陕西的宁强和略阳、重庆的万州,对天津对口援建工作进行采访。过程中,他曾背负近百斤的拍摄设备,爬行数十里山路采访对口援建的受益群众。山路崎岖,他的腿被磕伤了,为了不影响采访进度,他没有吱声,咬牙坚持,硬是跟下来了整天采访过程。直到晚上,他才去做了简单的包扎。因为处理不及时,伤口感染了,直到现在他的右腿上还留有一块明显的疤痕。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历时25天的采访活动里,他们的报道团队采访播出了30多篇报道,每一篇都详实地反映了天津对口援建的工作成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ianjinshizx.com/tjxx/7592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