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97.html值得注意的是,记载清朝消防历史的,是内政部门的文献;主管消防机构的,是内务部门。自从袁世凯让他的弟兄脱下军装来搞消防,消防就和军队没有多少关系了。消防工作从来就是民生问题、内政事务。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看清源头,理解现在,明晰未来。大清光绪三十三年(年)秋,同志们选举袁世凯同志出任军机大臣兼外务尚书,他到颐和园,向老娘们汇报今后的工作思路。一个木鸡鸡的服务员(太监)冲进来说:“不好啦,不好啦,大妈,你家着火啦。”老娘们十分惊恐,百分生气,千分抓狂,用嘴作出四个字的重要批示:“你大爷的。”服务员说:“首长您不用担心,在您的英明领导之下,激桶兵发扬勇打头阵、勇当主力的大无畏精神,英勇逆行、艰苦奋战,已经把火干掉了。”激桶兵,什么鬼?北京干燥少雨,建筑多为木质。一旦发生火灾,想要控制除非做梦。光绪十五年(年),朝廷发了一份文件《大清朝关于做好近期消防工作的火急火急十万火急通知》:十一月一日,于武英殿前设激桶处,选苏拉二百名为激桶兵。激桶,又叫汲桶、唧桶,是古代用于救火的扬水器,英语叫泵浦,现代语称水泵。这个名词最早见于宋代。《武经总要》画着激桶构造图,当时用竹子制造,清代改造装备,用上铜质材料。苏拉,又是什么鬼?苏拉,满语,闲散之意,亦指闲散的人。清代内廷机构中担任勤务的差役,清宫中的低级职员。这票人,地位连太监都不如,一般在御膳房帮厨、医院当护工,根本见不到宫中的大哥大姐。废柴、边角料、无用的剩余人员、打杂的。这些人组成了大清的消防队。记住,一开始,消防人员并非什么精锐,全是些废柴。早在光绪三十一年(年)九月,北京已经设立巡警总厅,下设消防处。同时,皇宫内保留了一支约百余人的消防队。光绪三十二年(年),巡警部改转民政部。也就是说,这个时期,民政部管消防。《清史稿?职官志六》记载:警政司下设习艺所员外郎一人,兼消防队总理;五品警官五人,其中消防队三人;六七品警官各九人,其中消防队各六人;八九品警官十二人,其中消防队各八人。我数学不好,不算了,有兴趣的同志算一算,编制多少人。不过,因为人员鸡零狗碎、装备乱七八糟,这些家伙根本搞不定大新闻。同志们意识到,消防不改不行了。北京经常发生火灾,一发生火灾老娘们就要听汇报,极其烦恼。这不,刚和袁世凯说不上几句话,这几个贼日的就带来坏消息。她也是病急乱投医,随口问道:“那啥,凯子,你和姐唠唠嗑,俺身边这几个棒槌,就会扯犊子,二虎八鸡稀里马哈傻了八叽五迷三道的,没眼力价。俺可稀罕你了,防火这旮旯子事,咋整呢?”袁世凯早有准备,回答说:“我姐,拿自来水使劲造嘛。”老娘们一听,芳心大悦,说道:“姐没白疼你,钢钢地好。”当时,消防工作主要依靠民间志愿者“水会”来搞。发生火灾时,水会组织一票人,提取井水、河水或湖水灭火,效率极低。洋务运动中,有人多次向清政府农工商部建议,在北京兴建自来水厂,解决饮水问题,提案未获采纳。北京不搞,天津搞,年,他们率先整出自来水厂。在袁世凯提议下,光绪三十四年(年)春,农工商部三位老同志写了一份报告,说:“京师自来水这档子事,对于消防、卫生来说,太重要了。拿到我们部搞哦。”推荐周学熙同志到北京上班,专门整自来水。周学熙,安徽至德人,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他爹,曾任两广、两江总督,算得上当时大清朝最有势力的几个大哥之一。周学熙最初在浙江上班,后来交流到山东。年到袁世凯他们单位,主持北洋实业,是袁世凯推行新政的得力助手。十天后,老娘们在文件上批示:“OK”.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消防水源问题,大清的烦恼,少多了。年8月,在天津小站练兵的袁世凯凯哥通知其中一票部下:“同志们,你们全体转业了。”大兵一听,马上懵逼。我们来当兵吃粮,经过艰苦的训练,号称精锐中的精锐,你特麻突然跟我们说,脱军装转业,这这这……同志们还在抓狂,新制服已经送到营区。八国联军归还天津,提了29个条件,其中一条,大清不能在天津驻军。不驻军就不驻军,换装,我驻警察。兵当得好好的,卧槽,部队没了。真是,人在军营飘,哪里不挨刀啊。这票兄弟莫名其妙躺枪了。这样的躺枪史一定不会从此断绝,一定会作为优良传统代代传承。8月15日,北洋新军名士兵换上赶制的警服,拼凑成巡警队伍,进驻天津,成立天津巡警总局。凯哥高度重视消防工作,一到任上,马上把从保定带来的名经过培训的巡警、天津都统衙门接收的千余名华捕和救火队员合并成天津巡警队,由巡警总局统辖——消防队是天津巡警总局管辖的一支队伍。这些消防队员,用精壮汉子,不是废柴。我国第一支近代消防警察队伍,于光绪二十八年(年)在天津首先建立起来。第二年,北京组建消防警察队伍。从来都是北京搞什么,天津跟着搞什么。消防这件事,是北京跟着天津搞的。同年,哈尔滨、成都组建消防警察队。他们跟风跟得很紧的。光绪三十二年(年),昆明将水军改编为消防队、广州建立消防队、吉林在警察总局设立消防科,次年改为消防队。昆明没有海,不知道这个水军,是搞什么灰机的水军。估计在滇池养海鸥的同志们,兼职做起了消防员。光绪三十三年(年),盛京(沈阳)成立消防队。光绪三十四年(年),安庆成立消防队。宣统元年(年),长沙成立消防队、桂林设立消防所。宣统二年(年)武昌和汉口成立消防队。剧透,这两支消防队,最后有大用处,差点把辛亥革命的战火搞熄火。宣统三年(年),杭州成立消防队。总之,自从凯哥一搞,全国陆续把消防队搞起来了。有了队伍,还要有装备。宣统二年九月二十一日,清廷从日本东京唧筒机械制造所购进四辆蒸气唧筒(水泵)车。武昌起义后,老领导转业了,皇室还有数十名消防员。年建福宫发生大火,溥仪出资奖赏救火有功人员。赏给京师警察厅保安队、消防一、二队(人)元,赏给“公府消防队”(50人)元。这里所说的公府消防队,就是皇室的那支消防队。他们已经从边角料变成了主力军。各地建立消防警察队伍后,制定过一些章程,管理规定、作战条令之类的东西,规定了消防员的职能任务、人员标准、救火规则等事项。最早的消防警察章程,光绪三十年(年)制定的《天津巡警救火章程》规定:发生火灾所管段内……正、副巡官、巡弁及休息巡长、巡弁均须驰赴救护,惟现时值班巡长、巡弁不在应往之例。距失火场一里之内,无论是否该管地段……一闻警信,均须首先救护。其非应管地段之值班巡警弁兵,一俟该管官弁到后,即可自归本段。距火场一里之外,三里以内,一闻警信,正、副巡官以一人留局办事,一人驰往救护,并带领下班巡警三分之一同往。如副巡官有事,即巡弁带往即可。凡遇非常火灾(如衙署、局所、祠庙之类)须设特别警报,所有各局不值班之巡弁、巡长、巡警均须驰往。惟人数既多,尤应静候本营官长之指挥。话很长,又是文言文,看不懂的同志不要着急,这里说的是属地管辖问题,明确片区责任。又规定,火灾现场的警察分别履行两种职能:一曰警戒,一曰救护。于警界线内,不准车马及闲人闯入,此警戒之职也;保全被难者之性命及搬运之财货,此救护之职也。但人命与财货有时不能两全,则必先人命而后财货。这句话很牛×,至今还在用——消防员在火灾现场,一部分弟兄搞警戒,警戒线内,车啊马啊闲人啊,不准进入。一部分兄弟搞救护,抢救人员生命财产。如果救人和救财只能选一样,那么,一定是救人第一。宣统三年(年),在这一章程基础上制定《直隶省城警察救火章程》,规定消防器械的运用和保存的注意事项。到了这一阶段,消防员就不是废柴了,选拔消防警察的条件是比较高的。宣统元年(年),《广西桂林省城消防所章程》规定:所长需曾在高等巡警学堂优等毕业者,或曾办消防、历练有素。消防手年龄在20岁以上、40岁以下,并且要文义粗通,身体强健,躯干在4尺5寸以上,视听力均完全,握力能及50度,发声明亮,足力敏捷,还要有相当的保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入消防手,即曾处监禁以上刑者,营业不正者,负有重债者,吸食鸦片者,身家不清者。不但要求专业学历、年轻力壮、身体健康、相貌堂堂,还搞政审,需要担保人,有犯罪前科的、职业不好的、欠人家钱的、抽大烟的、家庭出身不好的,一律不要。四尺五寸,大约等于.厘米。说句实话,这个标准执行下来,现在的很多消防队员都要领盒饭回家。不过,中国人办事,规章制度是一回事,实际操作又是一回事,并不能保证个个都是精锐。老前辈们把事情搞好的专业精神,还是值得钦佩的。接着,要解决的是教育培训问题。《内政年鉴》记载:北平市消防队之成立,始于前清光绪二十九年。初警务学堂附设消防科,请日本的老师来教,挑选老资格的警员专门训练,毕业后组成消防队,分驻于内外城扼要地方,遇有火警即出场施救。清政府看到日本在军事上“专用西法制胜”,委派庆亲王奕匡与日本人订立合同,开办警务学堂,派遣同志们到日本旅游,我呸,哦,考察。旅游回来,不,考察回来,北京消防公所聘请日本人做教习,教授消防技术。向日本的老师学习,也是消防队的一大传统。这些老师,是苍老师之前资历很老的老师。大清消防队,看起来很强哦。年,他们在武昌搞了一次谢幕演出,坚守岗位,打得革命军绕道而走,极其崩溃。参见:正规军全跑了,领导全跑了,惟有消防队坚守岗位力挽狂澜!值得注意的是,记载清朝消防历史的,是内政部门的文献;主管消防机构的,是内务部门。自从袁世凯让他的弟兄脱下军装来搞消防,消防就和军队没有多少关系了。消防工作从来就是民生问题、内政事务。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看清源头,理解现在,明晰未来。 探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ianjinshizx.com/tjzx/75847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