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什么症状 http://pf.39.net/bdfyy/bdfjc/191029/7572162.html

热点教育新闻

以下新闻来自7月1号出版的“天津教育报”。具体内容如下:

A1版

A1版导读

?为天津市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贡献“天外”力量——专访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陈法春

?树牢“四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专访宁河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宗山

?市教育两委开展校园日常防疫明察暗访行动——确保疫情防控无漏洞无盲区

?我市40名学生获第十四届宋庆龄奖学金——“可亲可信可学”成为青少年榜样

?首届“互联网+”社区教育抗疫优秀作品展评选收官——用艺术凝聚抗疫强大力量

?“为教育脱贫攻坚出把力,是我的光荣”——记和平区赴甘肃舟曲职教管理团队负责人张宏

一到四版内容,详情可见阅读原文

(提取码:cp4l)

为天津市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贡献“天外”力量——专访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陈法春

向上滑动阅览

本报记者刘佳

在此次疫情阻击战中,语言类高校充分发挥高端外语人才培养优势,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应急外语服务。天津外国语大学自元月23日以来,在对外介绍我国疫情防控情况、严防疫情输入的关键时刻,快速组建近百人的外语志愿服务突击队,高质量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给的20余万字的笔译任务,并派出35批次工作团队人次,到京津机场现场为近余名入境外国旅客提供入境问询、分流安置和居家隔离的语言翻译服务等重要任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   “我们的工作都得到了各自家属的支持。”张宏和他的团队对此深有体会。曹磊副校长因来舟曲任务紧急,没来得及与身患癌症的爷爷道别,后来趁着端午假期才匆匆回津看望一下想念他的老人。后来,家里为了不影响他的工作,在老人去世料理完后事,才把消息告诉他。戴嵩副校长与孩子视频聊天时,无意中从镜头里看到了母亲缠着绷带的胳膊,这时他才知道母亲已经骨折半个多月了。

  去年教师节,学校利用中午短暂的休息时间召开了庆祝会,随后全体老师高高兴兴地照了一张全家福。轻松之余,张宏想给远在家乡的父母打个电话,并鼓起勇气第一次告诉父母他来舟曲支教两年的事。父母听后说:“我们看你一个暑假也没过来,就知道你有事。既然去了就好好干,别让大家失望。在那边自己注意身体。”那一刻,一直积压在心中对父母的愧疚之情一下子平息下来,父母的理解又瞬间让他眼眶湿润。“正是有了家人对我们工作的理解支持,才使我们的工作更有动力,更加安心!”张宏深情地说。

  舟曲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建设是舟曲县扶贫工作的重点项目。面对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改造提升工程困难多的状况,张宏深感责任重大。到校后,他抓紧时间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工程建设情况。通过与县政府干部交流,和教师、学生展开座谈,他很快熟悉了工作环境,并初步形成了“完善硬件、规范管理、和谐育人”的团队帮扶思路。

  张宏与班子成员群策群力,共谋发展,通过超前布局、借力助推、分类施策,密集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师生呈现出昂扬向上的崭新面貌。

在县政府的统一协调下,学校占地面积由原来的35亩增加到52.8亩。面对学校暑期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多项施工的特殊情况,他放弃了暑假回津计划,每天都出现在学校工程改造现场。那段时间,天天有干不完的活。但一想到学校将迎来近名新生时,大家都干劲十足,无怨无悔。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操场、食堂、宿舍、报告厅等一系列改造项目均在新学期前如期完成,6个专业实训基地现均已投入使用。

张宏还和班子成员一起,充分利用脱贫攻坚帮扶政策,积极与甘肃省内对口帮扶的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有影响力的高职院校对接,完善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实训建设等各类方案。发挥中央支持政策的引导激励作用,与东风集团、中建集团、港中旅等企业协作,高质量完成汽车维修、建筑工程施工、旅游和酒店管理、机电技术应用等一批社会有需求、办学有质量、就业有保障的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大幅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培育区域发展内生动力。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他想方设法联系各界资源支持学校发展,其中,来自天津家乡人民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聚焦职业教育东西协作,津甘两地教师开展线上教研,学生竞赛作品异地评判,教学资源网上共享,互派教师进行交流学访……两地教师的互动形式越发紧密多样,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和输入常态化。面对学校体育场地日渐完善但体育设施缺乏的问题,他积极与和平区教育局沟通,最终在和平区委统战部的协调下,价值40万元的学生体质监测设备和体育健身器械安装到位。

随着学校办学影响力的增加,学校实现了由每年招生人到年秋季招生人的跨越,并首次出现32名县外新生。去年10月17日,学校选择在第六个国家扶贫日之际,邀请全体学生家长到校参加“校园开放日”活动。看着学生和家长手拉手在校园一起合影留念,看着学生和家长的满意笑容,张宏作为投身扶贫事业的职业教育人的自豪感又一次油然而生。

“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有幸能够参与到国家级深度贫困县的脱贫攻坚建设中,我既觉得使命光荣任务艰巨,也觉得是一种职业价值和荣誉的体现,这必将会成为我们个人成长过程中难得的磨砺和经历。”张宏说。张宏和他的团队带领着舟曲职专全体师生正信心百倍、步伐坚定地走在职业教育质量快速发展之路上。

   

A2版

A2版导读

?红桥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多样——以积极饱满状态融入校园生活

?机电学院取材身边生活精心备好思政课——让学生心灵与时代同频共振

?滨海新区开展“抗疫精神进课堂”活动——弘扬抗疫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滨瑕实验中学劳技教师曹玉龙创新劳动教育——劳技与科技完美融合

?静海一幼为甘肃镇原县四所幼儿园送温暖——让更多贫困地区孩子享受优质学前教育

红桥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多样——以积极饱满状态融入校园生活

向上滑动阅览

本报讯(记者魏颖通讯员李婷)为做好后疫情时期师生心理疏导,帮助师生减轻疫情可能带来的心理困扰,增强师生防控意识和健康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红桥区各中小学校近日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助力师生有效进行复课后心理调适,打造阳光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校园生活。

中学:用活动浸润学生心灵

第五中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心理团体辅导活动,活跃学生身心,丰富校园生活,用活动浸润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的阳光心态,让学生们在安全和谐、幸福快乐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西青道中学充分挖掘“点心课堂”教育资源,让学生们通过身体打击乐放松心情,感受生命活力。辅导活动中,学校体育教师潘琳琳进行现场指导,在轻快的音乐《你笑起来真好看》的伴随下,学生们以手掌拍打身体的方式体现音乐带来的律动,展现青春的活力。

民族中学通过多样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助力学生阳光、健康、幸福成长。组织开展毕业班心理放松会“别样时刻送给高三党的你”,为高三学子加油打气;班主任亲自示范心理减压术——蝴蝶拍,帮助学生提升心理抗压水平;“我和蝙蝠的云端对话”让学生们敬畏自然、珍惜生命;“雨中人心理绘画游戏”引导学生学会面对压力,在图画的乐趣中找寻心灵的放松。

瑞景中学结合班级实际,定期召开以“克服焦虑情绪,探究自我人格”“正确面对考试压力”“疫过天晴,从心起航”“心灵与和谐共舞”等为主题的班会课。班主任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对有不良情绪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成长,调适自我压力,克服恐惧和焦虑心理,积极面对负面情绪,做自己的心理小医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以积极饱满的状态融入校园生活。

小学:助力每名学生健康成长

丁字沽小学心理教师组织三年级的学生们开展了主题为“阳光心态放飞自我”的团体心理拓展活动。学生们通过活动,科学调适了紧张心理,宣泄了不良情绪,增强了自信心。

红桥小学组织召开了主题为“架设心灵的桥携手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线上主题家长会。家长会上,班主任们向家长汇报了复课以来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介绍了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并为家长作了以“亲子沟通”为主题的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时刻   天津市红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担负立德树人使命,将落实《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与文明校园创建,与党建、德育、共青团、教学、后勤管理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建设,用美好的愿景鼓舞人,用宏伟的事业凝聚人,用科学的机制激励人,用优美的环境熏陶人,竭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作出应有贡献。

传承基因创新发展坚定自信守初心担使命

在文化建设中,红星职专坚持把党对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与全体师生的主体作用紧密结合,尊重学校63年办学历史和37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史中的师生首创精神,以“金的人格,铁的纪律”为校训,打造“严谨简朴,求实标新”的校风、“修德敬业,博学善导”的教风、“多思善问,勤学苦练”的学风。

  红星职专坚持“服务发展,就业导向”,秉承“为融入社会走进来,为服务社会走出去”办学宗旨,坚持“以生物医药与健康专业群为主导,以电子机械与现代制造专业群、现代服务专业群为辅翼,立足天津,面向环渤海区域,辐射全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中国制造,规模与质量协调统一,教育体系立体通达,师生全面发展”的使命,确立了学校发展愿景:坚持发挥国家级首批中职示范校龙头作用,充分利用文化优势,以满足社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和促进技术技能人才专业化发展为核心,以制度、标准、资金、师资等辅助系统为支撑,建立常态化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体制,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形成政行企校研五业联动、行业有效指导、校企合作育人、与其他教育沟通协调、职业教育与培训统筹发展的运行机制,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动力,构建具有开放创新性、多元融合性、动态适应性、系统协调性和服务人本性特征的,层次结构合理、要素配置科学、办学形式灵活、培养模式多样、社会广泛参与的办学格局。

  同时,学校不断提高国际化水平,把国际化的技术标准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产业国际化竞争的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开设境外“鲁班工坊”,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把学校建设成为能充分发挥发展示范、改革示范、管理示范作用,具有市内领先、国内一流、世界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坚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核心素养、品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技能突出、适应能力强、踏实肯干、具有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身心健康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育人目标,打造“学校发展定位精准、专业对接产业精进、教育教学精心、管理服务精细、文化品味精致”的“惟精”文化,将“精金百炼”作为价值追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师生做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七认同”,即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方法认同、文化认同、历史认同、现实认同、未来认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励精为治研精钩深精以致用善理善治善成

红星职专制定了文化建设长期规划,将具体建设项目落实在年度计划之中,体现在学校治理之中。

  学校顶层设计强调精准、精进,构建了党政班子、管理处室、系部、年级、班级“五纵”协同,学校、企业、社区、家长、学生自主管理“五横”配合,“纵横交叉,网格管理”的制度文化保障体系,调整了部分处室的职责,加强了各部门文化建设功能,建立了更加完善和顺畅的文化建设工作流程体系。建立执行链,从原因、对象、地点、时间、人员、方法等六个方面明确执行责任,对计划—执行—检查—行动等过程进行质量分析,结合教学诊断与改进试点工作,形成持续改进的动态循环,将自我诊断、纠正和提升始终贯穿在文化建设全过程中。在执行层面强调精心、精细,启动“一系一品”建设。学校围绕“立德铸魂,塑行强能”总体目标,结合各系部专业特点,精细管理,精心育人,创建具有长效影响力的品牌项目,促进各系部“学生有自信、教师有成就、课程创精品、专业创特色”的内涵发展。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成立行业专家工作室,实行校企三级联合办公制度,在校外实训基地聘任工匠导师,将优秀企业文化,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编写教材、共享人力资源等方式,有机融通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学校还建立校长—主管校长(企业主管经理)—教学管理部门主任、各系部主任(企业部门经理)—各系部教学秘书—年级组长、学科组长(企业班组长)—一线教师(企业带教师傅)的层级师德师风和质量责任制度体系。建立看企业资质、看环境条件、看权益保障,比行业美誉度、比技术先进性、比师傅执教力的“三看、三比”合作企业筛选机制,选择优质企业作为学校合作单位。成立家长委员会,建立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家庭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积极邀请家长为学校工作提供指导意见,组织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展示活动。倡导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形成遵守公德、珍视亲情、勤俭持家的良好家风,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制定与家长沟通“七个一”准则,提升家长对学校“惟精”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此外,学校还利用天津极其丰富的运河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定期参观、体验、交流,每年举办校园艺术节和文明风采展示活动,增强师生对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同时,通过社区关工委指导、警校共建、检校共建等形式加强学生爱国主义和安全法治教育。按照“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么培养?谁来培养?培养效果如何?”的逻辑关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立交”,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实现师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以国际化质量标准为核心,以数字化建设为基础,以文化和技术交流为骨架,以“鲁班工坊”建设为载体的国际化建设路径,坚持国际化要素“融进来”的同时,多角度探索中国元素“走出去”、中国文化“传出去”,将文化建设、课程建设融为一体,同瑞士一家职业培训中心、马里两所学校签署了“鲁班工坊”建设协议。

潜精研思精雕细刻精美雅致物传情草达意

学校以“惟精”文化铸就环境文化之魂,开展文化识别系统建设,打造学校形象,把校园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充满人文情怀的文化殿堂,形成育人无声的文化气场。学校用理性的色彩、精致的线条、规范的范式构筑校园标志,将文字、图案、色彩、色调的艺术性与寓意相结合,实现现代设计、专业特色和中华文化传统的完美融合,对以校徽、校旗、系徽、系旗等标准色、标准字为主的基础要素和众多应用元素全员参与设计,以个性化、标准化、系统化为原则构建视觉文化体系,让师生们通过这种独特的“语言形式”进行深层次沟通,在欣赏和回味中感受学校精神内涵的教化、熏陶。将学校理念文化、育人目标与富有感染力的曲调融合起来,创作出优美的校歌,并针对早操、升旗、上课、下课、集合、解散、放学、作息、安全等各项校园行为,设立相应的行为识别音乐,将听觉文化体系贯穿于学校各项活动当中。

  学校坚持环境文化建设整洁规范、温馨美观、激励启迪、陶冶教育、专业特色“五原则”,充分利用室内空间、楼宇连廓等空间,以挂图、橱窗、屏风艺术墙面等形式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企业文化、学校发展历史、师生教育教学成果。以富有专业特色的药用植物园为主轴,以中药“中和”哲理为设计理念,把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都市气息与田园风光巧妙融合到一起,达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多种文明的相互融合,将校园环境构建成春风化雨、草木生情、静水深流的教育殿堂,使师生在富有启发性的优美环境中净化心灵,成为一个有追求、有品位、有情怀、有价值的人。学校坚持实训基地文化建设,对接产业文化,注重真实工作环境的打造和职业文化氛围的营造,让实训基地见物见人,中药标本馆、生命科学馆已成为区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还建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体验基地等文化场所。充分运用校园网、班级网站、交互式电子班牌等媒体手段,加强学校文化实时化、双向互动性传播。

  学校将弘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育科研,取得了丰硕成果。从年起,连续14年聘请坚持“日行五善”的“当代活雷锋”——退休老党员、天津市劳动模范李希元为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在每一届新生中建立一个“李希元”班,让劳模精神代代相传。学校通过建立校友会、劳模工作室,开设劳模讲堂,定期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养老院等场所开展健康讲座、义诊慰问、卫生清整等服务活动,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养成了他们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品格。

精准润泽析精剖微精耕细作涓涓细水化人

学校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条主线,不断加强行为文化建设。全面推进思想政治课程深化改革,在使用规划教材的前提下,促进传统文化的融入和跨学科的多元融合,以达到让学生们将思想政治课内容融于心、践于行的根本目的。同时,围绕“理论主课堂、实践大课堂、网络新课堂”的综合教学改革模式,不断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校实施“”育人模式,即一个主题:服务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二个阵地:学校和合作企业;六项内容:基于提高自觉意识的养成教育、基于提高自省意识的主题教育、基于提高自信意识的竞赛活动、基于提高自悟意识的实践活动、基于提高自立能力的职业素养教育、基于提高自主能力的管理模式;四个步骤:了解、体会、接受、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企业文化;达成一个目标:培养德技并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让思想政治教育可感可触,从而“立”起来、“活”起来、“实”起来。思政教育、普职融通教育、“双创”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四大品牌。

  学校把文化建设与落实《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疫情防控有机结合,坚持“四战”思维,干部教师恪尽职守,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坚持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最大力度、最严措施,守住校园防控主阵地。严格落实“六到位”的要求,以科学、规范、严谨、有序的工作原则,推进复课开学疫情防控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全员联动协调,成立党员、教工团员突击队,定时定岗定责参加防控工作,保障常规工作的同时,使管理力量下沉到防控一线。学校制定详细周密的应急处置预案,明确责任主体,制定“一图一表一责一片一档”,实施网格化管理,流程图使专项工作和环节对接工作清晰直观;工作分工表,明确各环节工作的具体任务、时间、地点、责任人、督导检查人;建立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系部和管理处室六级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学校坚决用好疫情防控“鲜活教材”,把思政课上在战“疫”前线,在线开展全校性思政讲座26次,1节视频课纳入红桥区思政课共享资源,下发思政学习资源39篇,召开“战疫思政课堂”班会课节,组织学生签署复课开学《疫情防控从我做起承诺》。现代职教网、《天津教育报》等对学校思政讲座及在抗击疫情中12名教师爱心献血和学生志愿服务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学生在线上传战疫宣传信息多条,1名学生参加无偿献血,14名学生在社区直接参与疫情防控,37人捐款捐物。名党员捐款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部分党员参与社区疫情防控执勤工作。聘请学校“鲁班工坊”兼课教师、天津驰援武汉医疗队成员丁为国主任录制视频课,讲述逆行英雄的战“疫”故事和中医药在疫情防护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忆往昔,岁月流金;展未来,任重道远。红星人将坚持文化引领,打造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的更加开放灵活的现代职业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作出更大贡献!

策划

函儒

编辑

函儒

排版编辑

ou

作者

天津教育报刊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ianjinshizx.com/tjzx/7589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