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本市年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年,全市生产总值.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6%,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加快1.7个、0.2个和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亿元,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81亿元,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12亿元,增长5.9%。 年,全市各区、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元为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主动担当作为,统筹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全市经济逐季向好,整体保持平稳运行,高质量发展的态势正在形成。 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评估审定,年,全市生产总值.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6%,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加快1.7个、0.2个和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亿元,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81亿元,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12亿元,增长5.9%。 一、工业生产平稳向好,质量效益增长较快 年,全市工业增加值.71亿元,增长2.6%,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比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0%,民营企业增长2.5%,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增长4.4%。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4%,制造业增长3.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4%。从主要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9.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8.5%,金属制品业增长18.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2.6%,医药制造业增长8.8%,汽车制造业增长7.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2.0%。 主要产品产量快速增长。铝材产量增长46.1%,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增长19.5%,汽油增长14.5%,天然气增长8.0%。产销衔接良好,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9.9%。 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6.7%,比上年同期加快0.8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增长17.6%。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增长61.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63.0%,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3.3%,医药制造业增长28.1%。 二、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 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9%,快于全市生产总值2.3个百分点,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8.6%,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3亿元,增长3.1%,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4倍,水路货物周转量增长2.2%,铁路货物周转量增长3.6%,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1.4%,集装箱吞吐量增长6.2%,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12.3%;金融业增加值.89亿元,增长7.2%,中外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7.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94亿元,增长4.5%;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5亿元,增长0.8%。 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4.5%。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1.5%,商务服务业增长14.9%,文化艺术业增长24.4%,娱乐业增长6.1倍。 三、消费市场保持增长,大众餐饮持续活跃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与上年持平。限额以上商品中,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10.8%,比上年加快6.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长1.7个百分点;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0.5%;家具类增长6.1%;粮油、食品类增长2.9%。 全年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0.8%,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下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2.1%,快于全市1.3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快餐营业额增长8.8%,餐饮配送服务营业额增长45.8%。 四、固定资产投资降幅逐季收窄,房地产开发投资小幅增长 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下降5.6%,降幅逐季收窄,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三季度收窄20.0个、11.7个和8.6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增长4.4%,快于全市投资10.0个百分点,占到全市投资的4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9.1%;第二产业投资下降6.3%,其中制造业投资下降22.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2%,汽车制造业增长7.0%;第三产业投资下降5.3%,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0.2%。 年,我市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调控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长效机制,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8.6%。商品房销售面积.87万平方米,下降15.7%,降幅比上年收窄29.6个百分点。实现销售额.62亿元,下降11.7%,比上年收窄23.0个百分点。 五、外贸出口增速加快,贸易结构继续改善 年,外贸进出口总额.01亿元,增长5.6%。其中,进口.85亿元,增长3.8%,出口.16亿元,增长8.6%,比上年加快7.4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71亿元,增长8.3%,比上年加快4.6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38亿元,增长6.9%,比上年加快6.9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出口增长33.4%,民营企业出口增长42.0%。对“一带一路”沿线的俄罗斯、东盟出口分别增长60.5%和23.0%,对美国、欧盟分别增长7.2%和2.0%。天津口岸进出口总额.04亿元,增长9.2%,其中,来自北京与河北的货物比重达到30.2%。 六、招商引资扎实推进,京津冀融合发展态势进一步显现 年,全市共引进内资项目个,实际利用内资.06亿元,其中北京、河北企业在津投资.88亿元,占比达到46.4%。引进制造业项目个,到位资金.63亿元,占比6.6%。引进服务业项目个,到位资金.36亿元,占比90.9%,其中租赁及商业服务业、金融业分别增长64.2%和32.2%。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家,增长14.1%,合同外资额.5亿美元,实际直接利用外资48.5亿美元。 七、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居民收支稳定增长 年,全市新增就业49万人,比上年增长0.1%,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5%。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6.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6.0%。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元,增长7.4%。 八、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涨幅回落 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0%,涨幅比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3.1%,衣着类上涨1.1%,居住类上涨1.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1%,交通和通信类上涨1.3%,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4%,医疗保健类上涨2.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1%。 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5.4%,涨幅比上年回落3.0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6.2%,回落4.9个百分点。 九、新动能不断积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 年,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4%,快于全市工业2.0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6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3.1%,快于全市工业0.7个百分点。新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1倍,锂离子电池增长23.7%,服务机器人增长94.3%,工业机器人增长20.0%。1-11月,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9.1%和8.8%,保持较快增长。 年四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5%,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11月末规上工业资产负债率为60.3%,同比降低0.2个百分点;1-11月规上工业企业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83.90元,同比降低1.23元;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投资增长6.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增长63.7%。 总的来看,年,我市整体经济保持平稳运行,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进入年,全市各地区、各部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六稳”工作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安排部署,进一步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附注: (1)全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增长速度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交通运输数据来自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电信数据来自天津市通信管理局;存贷款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进出口数据来自天津海关;利用内资数据来自天津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利用外资数据来自天津市商务局;新增就业数据来自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居民收支、市场物价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 今晚报媒体融合部出品 今晚报记者:雷风雨 编辑:涂欣 觉得此文有用,就点“好看”支持吧↓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白颠风医院治白癜风银川哪家医院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