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近期启动新一轮改革。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在天津经济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之际,在京津冀协同进一步深化,雄安新区加快建设之际,滨海新区先期的改革绝不会止步于此。这,应该是对改革开放40年最好的致敬! 新年伊始,滨海新区开启了新一轮改革,对滨海新区原有的四个功能区进行重组整合,并成立滨海新区功能区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将原中心商务区并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原临港经济区并入天津港保税区。整合后,滨海新区形成五个功能区。开发区的社会管理职能将剥离,由滨海新区新成立的泰达街管理。 △年图 △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示意图 平方公里的滨海新区经济总量占天津的半壁江山,举足轻重。 △此前滨海新区的九大功能区 历史上,这里曾经历年和年两次比较大的体制机制改革:撤销了塘沽、汉沽、大港三个区的行政建制,设立了统一的滨海新区行政建制,并对所辖功能区和街镇进行了整合和调整。 新一轮的改革其实不断有信息透露出来: 12月15日,市委书记李鸿忠到滨海新区检查考核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在情况反馈会上要求滨海新区:“要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勇做京津冀协同发展改革创新的先行区。” 12月28日,滨海新区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滨海新区加快创建繁荣宜居智慧新城近、远期目标。 刚刚召开的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要全力打造名副其实的改革开放先行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优化发展环境,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 为什么要启动新一轮改革?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刻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的重大意义,推动了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赋予了天津“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和建设任务,其中的“一个区”就是改革开放先行区。而天津的改革思路是:大力推进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加快形成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的制度框架。 近四年的探索,天津自贸试验区初具规模,成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交汇点,但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却陷入了瓶颈。滨海新区区长杨茂荣说:“比如说功能区开发主体多,发展分散化、碎片化、产业发展同质化,产业政策逐渐趋同,产业相互克隆的现象比较明显,同质化竞争带来了内耗。同时在机构编制管理上也不规范,机构设置不统一,职能过于宽泛,这也阻碍了功能区的发展。” 愈发突出的矛盾让天津港保税区工委书记尤天成印象深刻,近年来空港经济区发展的瓶颈就是空间紧缺,从海港的6平方公里到空港经济区的80平方公里,随着这几年项目逐渐摆满,空间已经没有余地。“有一些占地比较大的项目、像汽车就受到空间制约,摆不了的项目只能流失!”空间问题让空港经济区的准入门槛不断提高,而向东看,临港经济区拥有平方公里的土地,装备制造、粮油加工、口岸物流等主导产业虽然初具规模,但却缺少面向未来的高端装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等优势项目,因此在空间布局上有必要将空港、临港两个功能区进行整合。 滨海新区的核心区要靓了一位领导调任天津工作后,曾用一个月跑遍滨海新区,最后茫然问道:你们让我看了滨海新区那么多地方,到底哪里是滨海新区? 没有让人眼睛一亮的现代新城区。 这是滨海新区核心区要回答的问题。 在滨海新区核心区,经过34年开发建设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样面临发展空间的困境和政企不分的矛盾。 功能区的设立在历史上曾经为滨海新区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最典型的莫过于天津经济开发区的滚动发展,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了摩托罗拉、丰田、三星电子等海内外著名企业,曾经让开发区各项经济指标长期领跑全国。但它始终离真正的城市还有距离,它造就了中心城区和新区数以十万计的50公里通勤一族。 开发区工委书记徐大彤说:“开发区原有的功能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第二产强但三产业较弱,但如何迈向更高端、更合理?目前已经没有土地能够再拓展特别是服务第二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开发区到今年34年历史了,在发展过程中也承担了部分社会职能,比如,学校、医院、社区的管理,要专注于经济管理和投资服务,就要先剥离社会职能。” 仅隔的一条新港四号路,将滨海新区核心区分为开发区和中心商务区两个功能区,不仅从地理空间上将核心区分为了两部分,在规划、交通、商业等领域更是难以形成合力,很难形成组团式发展的态势,因此重新将两个功能区合并更有利于打造滨海新区核心区。 在很多人眼中,徐大彤提到的新港四号路隔开了南北两个世界。 现有体制下,屁股指挥脑袋,画地为牢,咫尺天涯的例子比比皆是: 路北的开发区建成的最现代化“导轨”的电车,舒适快捷,只服务开发区,不越“雷池”(新港四号路)一步,比邻的中心商务区和北塘经济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中新生态城成了能共享而无法抵达的区域。 路南塘沽的生活服务、现代服务业到达开发区,如生鲜的蔬菜瓜果过了新港四号路,从老塘沽到了开发区,价格人为高企。 新一轮的改革,把开发区的优势和中心商务区的服务对接一体,目的在于形成真正的产城融合,繁荣宜居智能智慧新城。 怎么整合才能实现攥紧拳头再发展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开发区管理机构作为所在地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进一步整合归并内设机构,集中精力抓好经济管理和投资服务。不少省市也作出了积极探索,像是广州开发区与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保税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实行合署办公,形成了国家级开发区独一无二的“四区合一”新型管理模式;杭州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钱江经济开发区两区整合,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 改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年,滨海新区首次启动了综合配套改革;年9月,启动实施第二次管理体制改革,把12个功能区整合为7个功能区。对滨海新区来讲,7个功能区每年的财政贡献在新区占据绝大部分。实践证明,功能区发展快则新区发展快,功能区强则新区强,面对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滨海新区决心主动作为,用新体制、新机制破解发展中的新问题,进一步激发功能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具体来讲,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的改革将分三步走:“首先功能区要剥离社会职能,将主责回归到经济发展、产业聚集上来,这可以使功能区轻装上阵。”开发区工委书记徐大彤说。将教育、医疗、社区的管理剥离后,滨海新区专门成立了泰达街专注于社会职能,让管委会工作更加聚焦。第二步就是整合,将中心商务区并入开发区后将实现叠加效应,不仅是功能叠加,更是政策叠加。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郑伟铭说,“改革之后能够使我们的城市规划更加统一、基础设施配套互联互通,土地资源、空间资源能够更加集约、集聚。通过改革,使滨海新区核心区的规划更加统一、鲜明,使我们滨海新区双城双港这个‘城’更加突出出来,同时双创示范基地的政策、自贸区的政策、开发区的整个产业基础、制造业基础能够更好地结合起来,形成产城融合、强强联合、优势互补,1+1>2的效果。” 整合后的天津港保税区资源更为齐备,既有海港、空港也有临港。天津港保税区工委书记尤天成介绍了产业定位调整的情况:“空港因为紧邻市区,一要做大做强民用航空产业,二是航空物流业,将来空港经济区发展方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科技研发、总部经济、互联网产业为主。临港以海洋装备、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主,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利用功能优势发展口岸经济、港口经济、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功能支撑。” 要进行一场脱胎换骨式的改革改革不是为了整合而整合,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在这次功能区的体制改革中,滨海新区既要调整优化机构编制,也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以经济管理和投资服务为主要职能,重新核定、统筹调剂重组后的两个功能区的内设机构、人员编制。滨海新区区长杨茂荣说,“要进行一场脱胎换骨式的改革,接下来我们还要进一步深化功能区改革,在理顺干部人事制度方面实现选拔任用和竞聘上岗相结合,落实考核激励机制,使功能区的发展业绩、工作成效与干部的收入挂起钩,充分释放功能区发展活力。” 比如说,以前功能区发展中由于承担的指标、任务,在考核上与个人的收入没有实现有效的挂钩,所以也不同程度存在着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今后滨海新区将探索绩效考核的办法,更加有效地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实现干好干坏不一样。 目前,四个功能区的整合已经启动,预计将在本月内完成人员编制调整等工作,开发区工委书记徐大彤说:“按照大部制、扁平化的原则,打造一支机构精简、人员精干、工作高效、服务一流的最优秀队伍,更好地服务企业和经济的发展。我们坚信通过这次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一定能够换发出新的活力、动力,在新时代为天津改革开放事业谱写新的篇章。” 记者 翟静秋靳鑫 编辑 马瑞陈彤霍然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ianjinshizx.com/tjxw/7560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