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青年书法家姚斌:痴心不改醉翰墨 和姚斌聊天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别看他戴着眼镜,沉默寡言,但只要你和他聊起书法,他就会滔滔不绝。姚斌对书法的迷恋大概要追溯到他的童年时代,据他自己说二岁就开始写字,父亲是他的第一启蒙老师,他的父亲写得一手好字,小时候的姚斌喜欢站在身后看父亲挥毫泼墨,然后自己偷偷在纸上写字。有一回父亲看了他的字,说了一句:“写得有骨气!”就是这句不经意的夸张让姚斌小小的心里升起了要好好练书法的愿望。 年,姚斌考入了浙江会计学校。因为平时经常在学校图书馆看关于书画艺术类的书籍,机缘巧合之际认识了一位图书管理员,这位管理员见他这么喜欢书画,就把他介绍给了自己的丈夫,时任嘉兴市书画院副院长的著名书画家凌大纶。通过凌大纶,姚斌接触到了嘉兴书画界的精英,与这些书画家的交往,让他开阔了眼界,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书法艺术,书法不仅仅是字写得好看,更重要的是要写出神韵。 (这八个字,姚斌整整花了两天时间,用不同的笔,用不同的墨,不同的纸,不同的风格重复写了一百多遍。) 年,姚斌回到天台工作。工作之余,他依然沉浸在书法的世界里,一有空就去外地观看各种书法展览,工资收入的大部分都花在书法上。新华书店是他的常驻地,有时候宁愿不买衣服也要省钱买字帖书籍。同时,天台良好的艺术氛围也让他获益匪浅,他积极向天台书画界的名人学习书法技艺。随着学习的进一步,他发现自己的书法道路进入了死胡同,急需要突破。年盛夏对姚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夏天,只身一人前去天津参加全国教育学会举办的“书法教师创作培训班”的姚斌认识了我国著名书法家陈大中,陈大中非常欣赏姚斌并极力推荐他去考中国美院继续深造。 (得一以宁) 年,姚斌考上了中国美院书法研究生班,成为了13位研究生中的一员。在美院这座中国最高的艺术殿堂里,姚斌接受了学院派的教学体系,开始系统地学习正、行、草、篆、隶。用他的话来形容:“之前我的书法创作是原地踏步,现在才算真正入门,有点开窍了。”在不同的书法流派与风格中,篆书最让他陶醉,姚斌学的是“铁线篆”,同时,他又很喜欢草书,特别是怀素的狂草。“铁线篆”与怀素的草书的相通点都是中锋运笔,他将书法中的大“动”与大“静”艺术地糅合到一起,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中国美院的二年时光,让姚斌的书法之路发生了质的飞跃,改变了他的艺术人生。一天12个小时不间断地练习,不仅让他在书法技艺上突飞猛进,更重要的是领悟到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姚斌说:“书法艺术全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源头,要成为一个书法大家,功夫在书法之外。书法与心灵是相通的,书法与做人一样都要追求‘真、善、美’。”
(夜静晨起联) 在书法道路上勇攀高峰的姚斌凭借自身的不懈努力,逐渐尝到了丰收的喜悦,在全国性的书法比赛和展览中崭露头角,名声越来越响。年入展中国书协第五届全国新人展,年入展西泠印社楹联展,年获得“灵桥杯”第三届浙江省青年书法选拔赛铜奖。年入展全国第二届隶书展。年成为省书协会员,年成为中国书协会员。
(古墨新豪/篆书联) 谈起天台山文化对他的影响,姚斌说:“天台山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佛道文化很有特点。天台文化中以寒山为代表的隐逸文化对我的书法创作影响很大,让我懂得任何一门艺术创作应该追求内在的感悟而不是形式上的花哨。”
(三变/篆书) 如今,书法早已融入了姚斌的日常生活,面对他人的赞美,姚斌总是说:“我平时没什么特别爱好,最喜欢的就是写字,有时候心情不好拿起毛笔就什么烦恼也没了。现在也算不上有多大的成就,书法之路还很长,我会一直写下去。”
姚斌简历 姚斌,年7月出生,天台雷峰乡人。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硕士研究生班结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台州书协理事、天台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供职于天台博物馆。
(来源:天台新闻网作者:陈翥) 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好北京白癜风哪家好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ianjinshizx.com/tjxx/75359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