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春晚,两个天津青年——冯巩与刘伟一起说相声《虎年谈虎》。这段相声是冯巩把自己关进小屋,熬了五天五夜完成的。总导演黄一鹤看过之后连连称赞。果然,《虎年说虎》演出后大获成功,刘伟冯巩这对搭档也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从年开始至年,除年之外,每一年的春晚舞台都有冯巩表演的节目出现。冯巩的家人住在天津,除夕夜上完春晚,冯巩与家人都要开车赶往天津,与在天津的冯氏家族的家人们一起放鞭炮、吃饺子。他的那句招牌式的“想死你们了”,说给全国的电视观众,也是说给自己的家人。

(冯巩和姐姐冯幸耘)

(冯巩在《建国大业》里扮演的冯国璋)

冯巩家世显赫

曾祖父是冯国璋,祖父冯家遇是冯国璋的第三个儿子,曾留学德国,回天津后创办了东方油漆厂,参与创办了恒源纱厂,临终前将全部资产自愿交给政府。冯巩父亲冯海岗和母亲刘益素都毕业于辅仁大学,同为中学教师。年冯巩出生后住在河北区民主道58号冯国璋的老宅里。冯海岗给儿子取名为“巩”,意源于《楚辞》中“心巩巩而不夷”,乃心绪郁结、黯然神伤之意。

(天津冯国璋故居)

文革爆发,冯海岗被定为“现行反革命分子”,工资停发,遣送回原籍劳动改造。冯巩和二哥冯达也跟随母亲离开民主道58号,搬进了不远处的大昌兴胡同20号院一间仅有12平方米,连窗户玻璃都没有的破屋子。20号院是典型的贫民区,没有一间不漏的屋,没有一处平整的地。院里挤住着三十几户人家,大多是靠拉板车、做泥工、当木匠、打短工、扛零活谋生的社会底层百姓。

但冯巩很快喜欢上了这个新家。他和院儿里的孩子们打成一片,冬天用改锥把旧冰刀固定在木板上做成冰鞋,在家门口冰冻的海河上滑冰;夏天在胡同里玩儿弹球,DEI柴(天津游戏,用废木头互相砸,规则接近弹球)到海河里游泳。冯巩喜欢京胡,偷着卖掉了冯国璋故居里的一个大铁炉子,换来了一把胡琴。他向父亲的好友——琴师周玉铮学习,不到三个月就能像模像样地拉出几段样板戏。

年,冯巩在河北区庆安小学以五门功课分的满分成绩毕业,升入第二十六中学。作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冯巩被特许进了学校“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他学会了板胡和弹拨乐器,会全套的样板戏唱腔和任何流行的革命歌曲。大合唱他是指挥,细长胳膊挥舞得像模像样。

读初二时,天津市要搞文艺大汇演,二十六中立誓要拿下一个大奖。这年天津曲艺团的朱学颖、常宝霆、王佩元写出文革后全国第一个相声段子,电台用了一周时间天天播。宣传队的蒋老师开始想让学生演这段,可播得太多,人人都快会说了,还有嘛意思?正好中央广播电台播了马季、唐杰忠合说的相声《友谊颂》。蒋老师忙将这个段子录下来,选中冯巩和另外一位叫陈世岳的同学模仿这段相声。

汇演这天,冯巩为二十六中拿到了第一名的奖旗。这个消息传到马季耳朵里,马季与唐杰忠专程来到二十六中,提出要听冯巩说相声。蒋老师把冯巩和陈世岳叫道办公室,马季和唐杰忠每人捂了一个大口罩听冯巩说相声,说完后,两人摘下来口罩,冯巩傻眼了:自己这不是班门弄斧吗?马季却面露喜色,拉着冯巩的手:“做我徒弟,以后跟我学相声,怎么样?”冯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从此,马季悉心教,冯巩刻苦学,星期天或节假日一有空闲,冯巩就坐火车到北京登门求教。冯巩不仅说相声的水平大长,而且提笔写出了《我爱南山》《养蜂新人》等段子。

中学毕业,冯巩考进纺织局技校,年。20岁的冯巩技校毕业后分配到纺织机械厂,当钳工。冯巩自然不会放弃相声,他的搭档是比他小一岁的刘伟。在厂里工作,又与外界常接触交流,听的新鲜事也多,这为冯巩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他善于捕捉一些有趣且典型的事例人物,编成相声段子,在厂里的文艺演出时推出来,往往立即就成为轰动全厂的热门话题。纺织机械厂多工人都爱听他俩说相声。

(刘伟冯巩)

在工厂,冯巩接连创作了《谱新曲》《老班长》《炉火正红》等段子,发表在《天津演唱》上。刘伟冯巩还多次在天津文艺汇演中获表演一等奖、创作优秀奖,在天津工人队伍里,他俩也成了名人。

兰州军区文工团、沈阳军区文工团、工程兵文工团等部队文艺单位都到天津来选调冯巩,但是,冯巩过不了政审关。后来,沈阳军区某基建工程兵宣传队派人找到刘伟冯巩:“只要你们愿意,什么都可以解决,一到部队就让你们穿上军装。”冯巩豁出去了,纺织机械厂领导坚决不答应,冯巩和刘伟硬是偷着上了火车,不顾一切去了部队。但是,冯巩刘伟作为文艺兵进部队,花名册上却没他们的名字,他们当了两年“黑兵”,入伍问题还是没解决,不得已又退回天津。

回津后,厂里通知刘伟冯巩,说他们无组织无纪律,擅离职守,旷工两年,经研究决定,予以自动离职处理。鉴于两人已一年多未参加共青团组织活动,同时也作自动离团论处。

这件事,被纺织局制线厂党总支书记陈逸民看在眼里,陈书记心疼这两个小伙子,又把他们招进了制线厂。在这家工厂,冯巩创作演出了《红娘》《忏悔》《螃蟹的功能》《生活与礼貌》等具有浓郁工厂生活情趣的相声段子。

冯巩给厂里带来了欢笑,激发了青年工人的青春活力,厂领导满心欢喜,“伯乐”陈逸民更是常常在大小会议上表扬冯巩,想办法恢复了冯巩的共青团团籍,让他担任厂团总支书记。冯巩干劲儿更足,办青年之家,组织宣传队、体工队,组织美术讲座和裁剪学习班,还拉起一支“红娘队”,专门帮大龄青年介绍对象。京津沪三城市纺织系统组织青年工人文体比赛,冯巩带领的天津制线厂代表队给厂里抱回一堆奖状。中国铁路文工团要调冯巩和刘伟,陈书记找他们谈话:“不放你们吧,你们是人才;放你们吧,我真舍不得!这样吧,你们先去,到那儿好好干,给咱天津纺织工人争光。不行就再回来,咱们厂子的大门永远向你们敞开着。”二人心中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冯巩刘伟去了北京,但编制还是得不到解决,工资没着落,陈书记愣给这两个常年不上班的工人开了四年工资。冯巩后来谈到这段经历的时候感慨:“厂里当时如果不放我,我不会有今天;如果陈书记长达四年的经济支持,我们那时饿也饿回来了,同样也不会有今天。”

年,由冯巩编剧、导演并主演的新片《别拿自己不当干部》在天津外景地纺织集团天一公司厂区开机。影片中的所有人物都是俏皮、幽默的天津口音。谈到天津话,冯巩说,天津话有非常强的平民气息,天津人的朴实、乐观和艰辛无不流露在天津话的字里行间,即使天大的苦难,用天津话说出来也显得并不绝望,甚至有几分滑稽,最大限度地传达了坚强乐观的平民精神。冯巩是地地道道的天津土生土长的孩子,上小学、中学时是学校宣传队的骨干,进了纺织厂以后,也一直热衷组织、参与文艺活动,业余时间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用自己对生活的热情感染了周围的每个人。冯巩对天津既熟悉又充满感情,他在天津度过了成长岁月中最难忘的青春时光,也从那里走上了艺术之路。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族妹工资就涨5毛钱!

幸福生活靠大家!

求赞求广告!!

“天津族”整理自网络,侵权请告知

原来是名门之后,失敬失敬~~快发给朋友们一起看看他的过往经历!

99%的天津人都喜欢

逝去的街巷(15)丹东路竟然与茅台酒扯上关系了!!!

天津城西白骨塔,你知道这个地儿吗?

海神庙见证中英交往史,原来是这样!!









































如何治疗白癜风最好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便宜点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ianjinshizx.com/tjfz/753272.html
------分隔线----------------------------